第404章 憂喜(一)(第2/2頁)

指直接的影響和後果是,東南路行司配下的大軍,好容易取得武牢關和汜水關兩個突破點的攻勢,也被迫陷入某種停滯和混亂中。

雖然前線還有大量可用的兵力,但是被突入那只河北軍給打亂的攻擊次序,想要重新調整和回復過來,短時之內卻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可以說,這些河北軍用自己的犧牲所換取的最大戰果,就是為北朝的都畿防線,爭取到冬天來臨前最寶貴的時間了。

“這麽說,我們又變成大後方,為數不多的生力軍了……”

我很快就抓住了他描述中的關鍵,頗有些心情復雜的總結道。

“而因這個變亂故,至少帥司在短時之內。”

“已經沒有心思和閑暇,來找我們的是非和麻煩了……”

“反而要更加有所依仗才是……”

表情有些微妙的劉延慶,接口補充道。

“此後何去何從,我部自當附冀左右,與君共進退……”

說實話,日前這個局面對我和我的部下來說,或許是某種奇貨可居的好事和機緣;但是對於三路帥司主導的,整個北伐大業來說,就是糟糕的不能再糟糕的局勢了,正所謂,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呼。

劉延慶在這裏,也算是初步表明了某種立場和態度,就看我下一步決定該這麽走了。

很快我得到了就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等待了許久的論功行賞終於有所定論了,根據江寧行在不久前發下的詔旨,開始籌建三路行營護軍,而令模範新軍七部,就地改為禦營軍,自選健兒各充狀其部。

於是其中原屬新軍左廂的遊擊軍,第一個被改編為禦營左軍,雖然繼續沿襲舊號,卻明文細數的正式下詔,給了一個正制軍序的大番號,可以名正言順的編做七到九個大營(1200員)的正戰之士,外加若幹小營(800員)的馬射車輜工等輔從附屬之列。

但是不那麽好的壞消息是,吞並友軍這種事情做了多了,同樣的結果也落到了我的部隊頭上。

先期派遣往徐州的第三營,被帥司以加強防備為由就地截留控制起來,然後現地塞入大量新兵員,而順勢改編成東南行營的護軍後衛,自此不復歸建,而算是另起爐灶自立門戶了。

而文告上行營護軍後衛的統領,就是被突擊薦拔的第三營營官崔邦弼。也可以說,對於我這支部隊,帥司的那些大人們顯然早有預謀了。

因此,幾乎是在計劃內最快的速度和效率。就用早已有所準備的番號編制裝備兵員,將變相吞並的第三營,給做成了既成事實。

得到這個結果之後,軍中一片錯愕和憤慨之情,性質比較直爽的楊再興之流,幹脆當場爆粗口罵起娘來。

我亦是久久沒有說話。可說即是肉痛又是惋惜,那可是一整營的建制,跟隨一路打過來,熟悉戰法和操條的老部隊之一,就這麽因為帥司那些人的私心,給整沒了。

但又有些嘆然和暗自的慶幸。

說實話,之前帥司雖然也有抽調各軍的精幹之士,以充護衛和直屬力量。但是多是以選拔抽取的形式擇人而用,絕少成建制的剝奪某只部伍。

通常這種情況,更多是對作戰不力的部隊,一種變相的懲罰和處置手段。而且多少要走一些交涉分處的基本流程,而不是像現在這般不管不顧的做成既成事實。

雖然這種從現役部隊調撥從屬,另辟一軍的做法,勉強尚在帥司的職分之內,卻並非正常之例,而是明顯針對我這只部隊的手段和措施。

畢竟,我部既然名為新軍,本就是大本營的直屬資序,要是正式接受了禦營軍的番號,他們就更沒有的名分和理由,繼續拆分和處斷我的部下了。其中迫不及待的昭昭之心,由此可鑒。

因此,假若我沒有因為劉繼業之故轉道去河北,而是如期歸還徐州配下的話,那保不準還會發生怎樣的是非和變故呢。

不過,令我意外的是,原本應該滯留在帥司那裏,另有前程的陸務觀,居然自己帶了第三營第四團的一部分人和十幾名參事,一路風塵仆仆的從徐州那裏,跑了回來與我匯合。

好吧,雖然不知道他在帥司那裏,就竟發生了什麽事情,但看來他也被迫選擇了站隊,並且不得不站在了我這邊。這兩個消息,就是他提前帶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