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在河北(八)

既然有所詳詢,他自然不敢藏私,事實上作為代州老邊軍出身的劉繼業,對此還是頗為熟撚的。

在劉繼業口中,北朝延邊七鎮,大同鎮乃是雲中道兩大防要之一,而這只常勝軍,則是大同鎮,乃至雲中道屈指可數的王牌戰力。

其裝備兵員,經驗和素養,就算是那只打的頗為頑強的九原軍,與之比起來也只能算是二流。也就是安東行營的老三軍,堪堪與之相比。

按照北朝軍號一貫的命名慣例,守備性質的軍序,一般以常駐地來命名,比如九原軍、X州軍,非征調不出防區;

只有各路軍鎮麾下,機動性質的精銳野戰部隊,才額外給予各種褒獎性質的,軍種和區域的特色命名,比如之前交手過的黃粱騎,平海軍等等,可以在大軍區的協調下越境討擊敵寇。

而只有極少數戰績彪柄的老牌勁旅,才有資格被額外冠以,諸如常勝、勇武、冠先等字號,則擁有相當程度作戰區域的自主權,被視作最後的底牌和關鍵。

而這個常勝軍所駐留的雲州,也是防備和遏制塞外諸侯覬覦的最後屏障,在白登山和牛皮關外,就是故單於都護府和金微大都督府之間的遼闊草原,以及各家分藩塞外諸侯的沿河堡寨。

因此,常勝軍也是北朝每年備邊的秋防和春狩,為數不多的基本要點和支撐之一,但凡一切戰略部署和準備事宜,都以其為根本核心行事。

自一百多年前承光帝西歸大統,而選京中精兵重建邊要之後,除了少量京畿輪戍的需要,這只常勝軍,就再沒有被成建制的,離開過本鎮過。

相比長期駐防,而本地將門化的延邊諸鎮,這只常勝軍卻是為數不多,能夠通過與洛都的輪戍制度,而保持足夠的流動性和新血,而充滿攻擊性,擁有完全控制力和影響的老牌部隊。

因此這只人馬,也是變相威懾和制衡延邊的那些大小將門,的重要存在和機動力量。就像是劉延慶出身的將門家族,亦是有所忌憚的。

同樣的,不論歷代延邊,包括大同鎮的軍力,是如何被削弱和抽調,但只要常勝軍的旗幟插在那裏一天,當面的塞外諸侯,就不敢有所輕舉妄動。

但這次卻成建制的,出現在河北的戰場上,這無疑讓同為代郡邊州出身的劉繼業,頗為感慨和震撼。

按照他反復對我強調和說明的意思,大抵就是很有些難以置信,這洛都的局勢,已經惡化和憂急到了,需要放棄邊塞之防,來填補內線救急的需要了麽。

要知道,從雲中道的邊塞,轉道到河北來,需要穿越大半個河東道,經歷大片的崇山峻嶺之間的長途跋涉,這也意味著,調撥開拔的命令,在很多天前就已經送達諸邊了。

聽到這裏,我原本因為勝過對方一場,還有些不以為然的表情和心思,也慢慢收斂了起來。

雖然在穿越前,我還只是個興趣涉獵比較廣的軍宅,但是這些年在軍中生涯歷煉出來的基本眼光和大局觀還是有的。

對於全力鏖戰都亟道之內東南路帥司來說,這或許是北朝已經力窮國匱,需要拆東墻補西墻來維持戰線,的極大利好消息。

不過相對領兵身處河北的我來說,就是某種首當其沖的危機和急迫感了。鬼知道,還有多少邊塞要點被放棄,而全力調集內防的人馬。

作為劉繼業的立場,他顯然考慮的更多是防塞體系崩潰後,延邊各地生靈塗炭的慘狀,而我更在意的是這只軍隊的安危和前景。

畢竟,我領兵在這滿眼陌生之地,一路轉戰的匆忙,所能獲得的情報和訊息渠道,還是太少了,乘虛而入撿便宜的好事,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給我們撞到。

於是,我再次堅定了,加快速度回歸河南控制區的決心。

就在這種心緒和暗自籌劃之中,我的本陣僅花了半天時間,就毫無阻礙的抵達了,河北行台所在的信都城下。

相比如臨大敵的城頭,城外駐留的北軍各營,都已經被我派出的這一路偏師,給打敗驅散的七七八八。

待到後續的大隊人馬趕到後,各色逼降和俘獲至少近萬人。只是城中才似乎反應過來,頓時有些蠢蠢欲動的傾向。

然後,我讓人將漳河邊上擊敗繳獲的那些北軍旗幟,在北門前堆如小山之後,頓時將城頭上那些躍躍欲試,各般喝罵叫陣的氣勢和氛圍,給當面消減了下去。

雖然先期派出迂回奔襲的馬隊,佯攻奪門的嘗試不果,但是在信都城外的營盤裏,我們還是收獲了,大批來不及搬進城或是焚毀掉的物資器械,以及眼下最珍貴的馬料。

沒錯,就是馬料,因為長途轉戰,各種代步機動的戰馬和牲畜,都掉膘的頗為明顯,因此,各種草料芻豆所費,更是尤在基本彈藥和士兵口糧消耗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