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波羅廟與節操(第2/3頁)

到了扶胥區之後,我們就很快陷入擁堵和緩慢蠕動車馬水龍之中,因為大多數車架和坐騎,行人,幾乎都是朝著一個方向行進,於是乎幾天主要支幹道上變成磨肩擦踵的潺動人潮。

被龜速折磨的忍無可忍的我們,也不得不在老遠就下車步行,由強壯的護衛用身體構成某種屏障,保護著體弱的幾個女孩兒,徒步走了好幾條街道,擠了一身汗,才到了地方。

現在正是夏季信風第一茬出海的時節,祭神問蔔而遠航的商人最是不計手筆,又逢傳統的波羅誕廟會,因此周圍的十幾條街區已經是人山人海,旗鼓喧然,雜耍百戲,最是熱鬧的時節。

人流到了這裏頓時一松,我們也得以把手邀遊,慢慢的沿著街道新設置的彩樓和攤鋪,在海風送來的新鮮空氣中揮舞著扇子,一邊散步一邊觀覽著街景,然後買上一些覺得頗有趣味的小玩意兒或是吃食。

提了幾個大包小包之後,我們總算靠近了禦建的神道,沿著神道下去就海神廟的所在了。

這座海神廟本身的格局並不大,卻是按照三架兩間建設的相當精美工巧,走過掛滿彩帶和花球的牌樓,頭門、在海神廟儀門前,我稍稍駐足下來看了一下。

因為這裏是天寶十年(公元751年),前朝宰相張九齡奉旨封南海神為“廣利王”,並祭立的《南海神廣利王廟告碑》的遮亭,所謂一代名臣的鐵筆銀鉤,自成風範。

又遊覽了復廊之中,滿是歷代名臣、大家題刻的碑林題刻,在數十名樂工一天到晚不間斷奏唱的左右鼓吹亭,聽了一會滿口子咿咿呀呀的所謂南音神樂,才算真正踏入神廟之內。

我們就見到了位於正中軸線上,一處烏瓦漆柱白墻的石構大殿。過道以外,各種陳案上的香花彩表,諸牲供物堆滿了前後,幾乎將海神廟正殿四周的淹沒起來,讓人無處插腳,連同幾棵環粗的波羅樹上,也被掛滿了各種香囊和木牌。

一大三小四個女性,已經迫不及待帶的湊到樹下去掛契機的祈願之物了。而我也順勢踏入正殿之中。

波羅海神殿裏,早已是被昂貴的香料和鯨油燭點的燈火通明,大筆大筆的金錢和器物,被慷慨施舍出去,建立起成片成片的寫著供奉人名字的神牌和壁龕。

正中所謂波羅海神,是一個歷經海風潮氣等歲月侵蝕,又被供奉的煙火熏繞,已經模糊的看不出本來面貌的石雕坐像,頭戴七梁的冠冕,身穿深紫袍,露出來的身體部分,具是貼金描彩,並用寶石鑲嵌成花卉的樣式,看起來很有一股暴發戶的壕金氣質。

然後就是堆放在堂中的各種供物和禮器,看起來品味高古而頗具年頭,我甚至突發奇想,若是帶人洗劫了這裏,估計可以搜刮到不少錢吧。

裏面比較吸引我眼球的,是一面據說是漢時平南越國繳獲的大銅鼓,鼓面上是山越風格的多重放射狀日紋圖騰,和相對應的六只裂嘴銅蛙,據說是出自某種太陽和雨娃神的崇拜情節。

據說,在某種祈求風平狼靜的大型法事中,才會被拿出來。象征性的捐了一筆錢,又謝絕了殷勤的廟官,關於參加發會和上席的邀請,然後被謎樣生物拉著,從偏門來到了旁邊的配殿建築群中,開始今天真正的遊覽內容。

大名鼎鼎的海神波羅廟,又稱為東土萬神殿,就是裏面供奉了來自數十個舶來信仰和教派,數以千計的神祇和偶像崇拜。因此終年不分晝夜,香火不息,人聲沸沸。

這些分屬的配殿,多半是與大海或是司水有關的各種宗教神祇:興致盎然的謎樣生物,甚至能一一點出他們的原型和來歷。

比如既有傳統中土道門釋家佛門共通,兩種造型化身的瀆海龍王,也有南海一帶盛行的小乘佛法和上座部佛法中的天龍八部;

既有來自遠古巫祀崇拜的風伯雨師,亦有來自閩中新起的地方神媽祖;

乃至發源自天竺婆羅門教、濕婆派的水神伐樓那;古波斯沃教的光與水女神塔納西斯;摩尼教的凈水明子;景教的護海法王(主保聖徒)聖方伯和水(天)使米卡伊勒;希(伯來)人的守護使提爾。

都在這裏擁有或多或少的一席之地,大至廳堂,小至一室一龕,宏偉曠達的殿宇鬥拱藻井之下,是各種夷教外域神明的共存交匯,他們擁有各自中土式的名字,和用本土文化重新闡釋過的典故和神話。

讓人很有一種恍然若夢的錯亂和迷失感,或許,也只有在華夏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才可能出現這種包容萬象的奇跡和氣象吧。

其中只有天方教眾比較特殊,作為源自古大食故地的外教之一,他們沒有具體的拜像,連凈土變、經文變之類的,典故事跡的描述壁畫都沒有。

作為禱禮的場所核心,也只有一間存放著一塊黑石的小石室而已。但卻不要小覬這塊石頭,這塊乃是天方教不遠萬裏請回來的聖物,前身乃是六百多百年前,供奉在西方大食聖地麥加天房的聖石——克爾白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