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民心(第2/2頁)

就像他們與河南一樣,單單是用於賑濟百姓的糧食,有多達上百萬石之多。相比於官與賊的殺,“義軍”之“義”遠非官或賊所能相比。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那朱宜鋒要的不僅僅只是天下!

他要的是天下民心啊!

鄂、湘、粵三省未曾遭戰亂之害,可如河南、安徽、江蘇以至江西等地,越是曾經遭受戰亂傷害的地區,其民心就會越傾向於“義軍”的“義”。

民心所向!

想到這,李鴻章立即想到了報紙上長篇累牘的報道著義軍在河南如何賑濟百姓,義軍如何因為將軍糧用於賑濟難民,導致軍糧不足,不得不止步不前,等待後方糧草運抵的新聞。

所有的這些新聞不是給別人的看的,實際上是給老百姓看的,讓老百姓知道義軍與官與賊的不同。在河南,他們做給河南百姓看,而在這裏,他們把這一切都寫在新聞紙上,然後傳給……傳給誰看?傳給誰人聽?

當然不會是鄂、湘、粵三省那些未曾遭戰亂之害的百姓,而是安徽、江西以及江蘇等地的欲生而不得的百姓,當然是讓想讓他們看到希望。

為什麽要讓她們看到這一切。

突然李鴻章的心頭一緊,他立即意識到問題所在。

“完了!”

臉色驟然急變的李鴻章瞬間明白了,在這一瞬間,他似乎明白了,義軍為何拿出上百萬石糧食去賑濟百姓。

哪裏是上百萬石糧食,分明就是招纜數千萬民心的炮彈。

民心看似無用!

那些堪稱螻蟻的百姓在大亂得性命難保之時,既為了賊人的封刀而“歡喜”,同樣也會為了官府發出剃頭令而“歡呼稱快”。

那是因為他們沒有更好的選擇。

但是現在,義軍卻給了他們一個選擇!

義軍無疑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他們既不會濫殺,也不會對百姓極盡壓榨,甚至還會賑濟難民。

如此一來,一旦義軍東征,所過之地,百姓自然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百姓自然甘願為義軍所驅使。

到那時官也好,賊也罷。於百姓眼中皆是人人得而誅之的賊匪。

王師只有一個,就是義軍!就是漢公的漢軍!

想通了一切的李鴻章只覺得一陣頭暈目眩,在這一瞬間,他似乎明白了,明白了,為何朱宜鋒沒有趁發匪內亂之機,決裂自立,為何沒有趁機順江直下。

他不僅僅只是要等著其內亂愈演愈烈的機會,而是在等待著民心,等待著民心思變,等待著百姓甘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時候。

到那時,這天下只有一個王師!

至於那臨天下兩百年的滿清,不過只是“滿虜”罷了。今日王師所向系為安民,他日王師北伐為以恢復中國。

是了!

神情恍惚的李鴻章現在終於想通了一切,想通了目前無法想通的所有。

此時,他甚至為自己的座師而感到悲哀,在抵達武昌之後,他為座師買下了五千洋槍,當座師與南昌枕戈待旦的準備操練洋槍隊以“重整天下”的時候,在武昌,這位漢公卻已經在為將來奪取天下之後做打算了。

同時他又想到了太平軍,想到了那些從兩廣大山中一直打到江南富饒之地的粵匪,數年東征西討,到最後不過只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甚至就是官與賊的濫殺,最終成就了一切——成就了漢公將來君臨天下的民心!

這民心不是一句“驅逐清虜,恢復中國”就能得到的,這民心需要機緣。在安徽、江蘇以及江西等地,粵匪與官軍的高高舉起的屠刀和那千百萬百姓的性命,鑄成了這個機緣,而現在對於漢公來說,他只需抓住“義”,只需要略微施以“仁”。那些民心既然可為其所驅使,於官於賊刀下余生的士紳以及百姓,他們不會記得什麽是朝廷,什麽是官府,甚至不會記得什麽是漢,什麽是滿。

但是他們會記得是誰讓他們活了下來!

他們會趕這個恩,戴這個德。

而這一切,就是將漢公君臨天下的基礎,是民心!是民心所向!

而朝廷……已經丟盡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