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後記

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來中國出差,自此,上海不知多少回成了我的目的地。這座城市幾十年來的變化,我都看在眼裏,為之驚嘆不已。近幾年,上海的變化尤為神速,隨著舊貌日益被新顏取代,記憶中的上海也日益遠去,於是,我萌生了探索上海歷史的念頭。然而,雖然在中國經商十八年,接著又以中國為背景寫了十五年的小說,但是,我此前從來不曾想過寫一本有關老上海的小說,因為這個主題已經被講述了無數次,它幾乎成為了一種文體類別,有著固定的情景模式。

然而,一次,我偶然地讀到了一本美國黑人音樂家的自傳。上世紀三十年代,他應聘從美國前往上海,在那個東方城市的夜總會裏演奏爵士樂。就在讀完這本自傳的那一刻,我想,我要寫一本小說,關於上海的小說……這些與他同時期的音樂家來到上海後,獲得了在美國所無法擁有的自由、尊重和機遇,於是,這些黑人音樂家在上海如魚得水。而同時,他們也為上海的舞廳夜總會注入了一種新的聲音,那就是爵士樂。一時間, 年輕的爵士樂風靡上海灘。這種音樂,大量使用切分音,音符跳躍沖撞,混合了憂郁的藍調。這種音樂,帶著一點點危險,又帶著一點點新奇,聽著這種音樂,人們不由自主地會跳起舞來。這種音樂,即興表演是它的獨特之處,即使整支樂曲節奏緊湊,但依然留出了展示個人魅力的空間,每位樂手都可以來上一段獨奏。在獨奏中,他們可以隨意發揮,所以往往給聽眾們帶來驚喜。而對於樂手們來說,那是在舞台上的一次次探索,有一些冒險,又收獲一份滿足。

正是這種音樂,這種爵士樂,它所帶有的隱喻,成為促使我撰寫這本關於上海的小說的主要契機。上海就是這樣的一座城市,她總有蓬勃的生命力,跳躍前行,左右顧盼,隨性不羈。她接受新潮,創造摩登,她和爵士樂是那麽合拍,有著天然的融洽。上海擁有爵士樂的氣質,爵士樂表達了上海。

然而,在她的爵士樂時代,上海這座城市不僅散發出無盡的魅力,也蒙受了難言的痛楚。跨越於本書的那些日子,從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一年,降臨於這座城市的,是戰爭,是勇氣,是混亂,是危險,也是難以取舍的選擇。那些年裏,上海經歷了太多,它是中國面對世界的窗口,它立於時代轉折的節點。風雲變幻,時局跌宕,它自然而然地成了眾多小說的背景,情節的曲折變化超出了作家的想象。這本小說就是基於那個時代的真實故事,書中發生的一切,幾乎都在現實中發生過。而且,除了四位主人公之外,書中出現的其他人物都是真實的,對他們的描寫,也盡量貼近本相。在原版的後記中,還有對他們之後生活狀況的簡略交代。

本書用部分的篇幅,描寫了一個刻在猶太人記憶中的上海。當年飽受納粹迫害,幾乎被全世界拋棄的猶太人,在上海找到了避風港。做前期研究時,我搜集了大量相關資料,而當時駐維也納的總領事何鳳山的義舉,更是深深地感動了我。兩萬多名猶太人在最無助的時候,驚恐地湧向上海,免遭殺身之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的努力。更讓我感到吃驚的是,我還了解到,當時國民黨高官孔祥熙和孫科竟然力排眾議,推出了一項在雲南安置十萬猶太人的計劃。雖然這個計劃最終還是流產了,但是,在內外交困的時代,中國出了這麽一批人道主義義士,令人為之動容。本書中文版的出版,讓這些塵封的往事公之於眾,以文學的形式展示給中國的讀者,這是我的心願,為此我深深感恩。

在此,要特別感謝本書的譯者余彬女士,作為一位專業的譯者,對這本書,她所做的卻不僅僅是語言上的切換。在翻譯過程中,她和我不斷交流,對書中的細節展開討論,通過她的詮譯,人物形象更加清晰,情感的交融更為自然而真實,時代感也更加鮮明。她常住上海,熱愛上海,計劃以走遍上海城區一千一百余條馬路的方式,去探索感悟城市的前世今生。她的譯筆,讓上海美麗呈現,用語調,用情感,用不經意的細節。感謝她,讓這本小說變得更好,我欠了她一份情。

尼克.莫尼斯

二零一五年六月於洛杉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