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3/5頁)

紅玉奉上香茶,百裏並未動茶碗,而是先翻看了看置於桌正中的一本大字本,說:“這準是惠嵐的功課了。”

周瑩道:“請老師不吝賜教,小女子將受益匪淺。”

百裏說:“老朽老矣,面對後生,何敢再談當年之勇。說實話,惠嵐這一手楷書,功力透紙,非少奶奶同歲臨池功力所比了。”

周瑩對百裏評價認同道:“老師所言,周瑩同感,來日惠嵐若在書法上能有所成,周瑩無所求矣!”

百裏捋須笑容滿面,話鋒一轉,直奔主題,道出了自己進安吳堡的目的。

原來涇陽縣所處渭河北岸平原,古稱渭泊,遠古時乃一大湖,唯山湖通海,故含鹽鹵質。後大湖漸漸填淤變為桑田,其澱質為泥沙及黃壤,有水挾入者,有風揚播者。由於鹽鹵質久而不化,關中地區土地含鹽堿重,雖經數千年風化墾殖,土質大有好轉,但到清末時期,蒲城、富平、渭南一帶,仍為荒瘠之地,涇陽、三原、臨潼、大荔等地,掘井取水,堿含量很大,苦而發澀,食之不甜,灌田有害。雖有涇水、冶水、清河、濁河、石川河和渭河貫通其間,鄭國渠亦久用於灌溉,但經歷代戰亂,滄桑巨變,渠毀水廢,每遇氣候幹燥,常釀為苦旱之災。據古今歷史記載,自商周至清宣統三千余年中,有事實可查考的災荒竟達一百六十六次之多。其中水災十五次、蝗災十二次、蝗兼旱災十次、蝗兼水災一次。其余一百二十七次皆為旱災,平均每二十年有一次旱災。若以近代由明清之交算起,五百年中,旱災就有四十八次,平均每十年一次。由此可見關中地區旱災之頻繁,饑荒的兇烈了。遠如明崇禎十三年,近如光緒三、四兩年,因旱災百姓餓死大半,其慘狀令人不忍目睹。也因此關中便有了“十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的農諺流傳下來。

為了防旱救民於水火,歷朝歷代通過興修水利,築渠壘壩建塘灌溉農田來解決面臨的災害襲擊,才保護了民生,促進了生產。

百裏說了一大堆,大概是口幹了,這才端起茶碗一口氣喝了半碗,然後捋著胡子笑道:“我索性再講個故事給你聽吧。”

百裏想了一會兒,才開始講他的故事:

“秦始皇即位初年,準備按計劃逐步吞並六國,實現統一中國的宏偉目標,當時,秦國兵強馬壯,唯糧食因常年幹旱不能保證產量,興兵之事受到影響。秦始皇正苦於無策,忽有人報告說,有一韓國人自稱有振興水利、提高糧食產量之策,希望覲見皇上。秦始皇聽報大喜,忙令韓國人入朝,經問,方知獻策人叫鄭國,是個水利專家。鄭國向秦始皇講了振興水利的好處,秦始皇聽得津津有味,不斷點頭誇獎鄭國見地獨特,頗具吸引力,最終采納了鄭國意見,派鄭國去勘察水源地形,為興修水利做前期準備。

“鄭國奉秦始皇令,在關中地區翻山越嶺,涉水蹚河,開始了勘察工作,後來輾轉抵達涇河源頭,經過一番勘測,向秦始皇報告說,在涇河流域可以修一條能灌溉數百萬畝土地的引水工程,解決涇河下遊涇渭平原遇旱而災的根本問題,達到既治標又治本的目的。秦始皇看過他奏請審批的引水工程圖紙,立即下令撥銀調匠,組織人馬,浩浩蕩蕩開進涇河流域,開始了築壩開渠引水的浩大工程建設。正當引涇工程緊張施工時,有人對秦始皇說:鄭國原來是韓國派到秦國的間諜,是為削弱秦國國力,免於吞並弱韓而來。秦始皇一聽,雷霆大發,怒道:‘這還了得,欺騙到我頭上來,不是自找死嗎!’於是下令要斬鄭國。鄭國被抓押解至朝廷,秦始皇親自審問時,鄭國面對秦始皇,神情自若,立而不跪。說:‘我原來是奉命到秦國當間諜的,可是入秦後,皇上信任我,讓我修水利,為民解難,引涇水利工程若全部建成,對秦國有莫大好處,若殺了我,渠修不成,你錢白花了不說,農業生產必然要受到影響,缺少糧食,軍隊靠吃啥去打仗,你靠啥實現統一中國的願望?’秦始皇聽了,心想,對呀,鄭國說得句句有理,於是恕鄭國不死,命令他戴罪立功,按原計劃繼續領導引涇工程建設。十年後,一條寬一丈余,長三百裏的引涇水渠,終於完工。秦始皇念他有功於秦國,便將水渠定名為鄭國渠。鄭國渠放水後,用填淤之水灌田澆地,把渭北澤鹵變成了沃壤,畝產一石多糧,關中從此變為‘田肥美,民殷實’的天府之地。兵多將廣糧足後,秦始皇便大舉興兵,一舉吞並了六國,統一了中國,開創了一代偉業。後來,楚漢戰爭爆發,水利設施維修失時,到了漢武帝太始二年,鄭國渠在經歷了一百多年奔流不息後,原來建的大堰毀了,漢武帝得報,派了趙中大夫白公奉旨勘測重建,白公經一番努力完成勘測工作時,終於弄清了堰是毀於河床下降之故,在原址恢復十分困難,便將渠口向上遊移了兩千三百五十丈,另築攔河石堰,寬長皆為百步,後稱鄭白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