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家族事務”(第5/8頁)

中國國防供應公司的負責人是湯米·科科倫的弟弟戴維,湯米·科科倫則擔任該公司的總顧問。擔任公司秘書的是華盛頓的“百事通”、與戰略情報局(後來又同中央情報局)有關聯的懷丁·魏勞爾。陳納德在航空領域業務的大多數股份被中央情報局接管後,魏勞爾最終成了陳納德在中國的“商務合夥人”。羅斯福總統的一位名叫弗雷德裏克·戴拉諾的本家叔叔也在中國國防供應公司擔任董事,此人屬於羅斯福家族中早先在上海從事貿易的那些人。子文曾經說過,他去美國是為了家族事務。從這裏可以看出,他所謂的“家族”指的是宋氏家族、羅斯福家族和科科倫家族。

盡管子文是財政部那數億美元貸款的經手人,且他與那位財政部部長及國務院裏的其他幾名高級官員之間的關系也非比尋常,但在財政部的档案裏卻沒有發現他本人及宋家其他人的任何蹤跡。從司法部找到的一份聯邦調查局的文件顯示,1940年,財政部和聯邦調查局曾根據小摩根索的指示對子文進行過調查。那次調查被輕描淡寫地說成是為了“內部安全”而對“他的財務處理情況進行一次分析”。小摩根索對調查結果一定感到非常滿意,因為自調查結束後,他和子文便成了親密的朋友。不過財政部顯然是把這次調查的档案資料都銷毀了。

人們已經注意到,“二戰”期間美國本土吸食海洛因的現象已經大幅減少。這主要是因為戰爭期間毒品貿易遭到嚴重破壞。然而,中國國內的毒品貿易卻從沒有真正中斷過,除了短時間受到幾次幹擾外,國民黨將領和青幫大佬們一直在跨過日本人的防線從事毒品交易,生意做得非常火。1937年年底美國制裁中國外交官事件之後,根據《借款條約》撥付的一億美元算是美國人給蔣介石政府的一次補貼,這筆錢代替了毒品出口,成為蔣介石政府主要的外國補給。

這筆貸款兌現後,中國毒品立刻不再是美國政府關心的社會問題了,這種快速變化引起了很多容易引起爭議的問題,不過財政部的档案裏並沒有對《信息自由法》的質問做出任何回應。

關於毒品的問題,財政部的工作人員多年來從中國發回了很多相關報告,國務院的特別档案室裏也保留著這些報告的副本,但財政部和毒品管理局卻聲稱不知道這些档案的存在,這造成了一種很有意思的局面。所有這些報告中都沒有直接提到宋子文的名字,因此沒有任何他參與海外毒品貿易的佐證。至於報告中間接提到子文名字的原因,據說是因為他手下的員工和經常跟他出國訪問的隨行人員積極參與了向美國大規模走私毒品的活動。

當時美國政府做出決定,向鴉片生產國提供“替代性農作物”和大量的經濟援助,以對其在毒品交易方面的損失進行補償。從美國政府當時的各種政策來看,其禁毒政策很可能是在與蔣介石進行第一筆一攬子交易之後制定的。

10月,委員長派陳納德到華盛頓幫助子文。中國空軍需要飛機。陳納德跟子文的朋友們一起商討了很長一段時間,制訂了一個采購計劃,並試圖找到願意把戰鬥機賣給他們的廠家。業余時間裏,他則抽空去探望約瑟夫·艾爾索普和羅斯福總統的另一位“廚房內閣”成員、經濟學家勞克林·柯裏。

子文曾告訴財政部部長小摩根索,中國需要500架飛機。而小摩根索則告訴他,這就像要500顆星星那麽難。美國已經跟英國簽署了供應大量戰鬥機和轟炸機的協議,不過陳納德獲悉柯蒂斯—懷特公司正準備把英國人不願意要的100架P–40戰鬥機運往英國。這種飛機機身重、速度慢,還裝有防彈裝甲,英國人看上的是型號更新、速度更快的美國飛機。陳納德把有關這批飛機的消息告訴了子文,英國人立刻得到承諾:如果他們同意把這批戰鬥機轉售給中國,那麽他們將得到更好的飛機。

日本人此時已經封鎖了中國的海岸線。為了通過英屬緬甸這個大後門,穿過600多英裏人跡罕至的山區把各種補給品運到中國,盟軍開始修建滇緬公路。陳納德的飛機將被裝在木條箱子裏運到仰光,並在當地進行組裝。這些飛機將用來保衛滇緬公路上運行的車隊,並負責重慶的空中防務。

子文聘請威廉·波利,也就是那位把這些命運多舛的戰機賣給蔣夫人的那個人來負責裝配這批飛機。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波利專門成立了“中央飛機制造公司”。

接下來的工作是尋找飛行員。1907年頒布的一項法令規定,任何一位“宣誓效忠外國人”的美國公民都將被取消美國國籍,因此從美國招收戰鬥機飛行員到中國參戰並不是件容易的事。1936年,國務院曾用這條法律作為武器,制止那些忙著趕去參加西班牙戰爭的美國人,很多美國飛行員因為正在為(或者正準備為)西班牙“邪惡的一方”駕駛飛機而被沒收了護照。出於自己的浪漫情懷(而不是政治動機),大名鼎鼎的美國王牌飛行員弗蘭克·廷克也去了西班牙。由於表現出色,他獲準駕駛最新式的蘇聯戰鬥機與蘇聯飛行員們並駕齊驅。但在回國後,他卻遭到了國防部和聯邦調查局的追捕,直到他在小石城一座旅館的房間裏自殺才告罷休。而僅在此事發生一年之後,華盛頓就要準備招募自己的空軍飛行員去為亞洲的那位“佛朗哥大元帥”[1]效勞,這事如果傳出去一定很沒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