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孔明之謎(第5/5頁)

這樣一來,從人性的角度來看,陳壽對諸葛亮的負面評語,特別是缺乏應變才能的負面評語,就更是非做不可了。首先,司馬懿是與諸葛亮親自鏖戰了四年之久的當事人,又有二十多年的豐富用兵經驗,他的評價具有很高的權威性,你陳壽能不采納吸取嗎?更要命的是,此時的司馬懿,早已被西晉武帝司馬炎追尊為高祖宣皇帝,在皇家宗廟居中的神位上莊嚴供奉了。所以司馬懿的評語,更上升到高祖宣皇帝,開金口發玉言欽定的政治高度,不僅具有權威性,更具有神聖性。在西晉王朝擔任國史編撰官的陳壽,對如此高度敏感的文獻資料,有膽量不尊重嗎?除了將其老老實實寫進諸葛亮的傳記,他還有第二條路可走嗎?

負面的評價正式寫進去,人身安全有了保證之後,陳壽也在盡可能的範圍內,做出一些彌補。一是把司馬懿由衷的正面贊嘆“天下奇才也”,放在前面的傳記正文中;二是在評價諸葛亮的行政才能時,盡量完美一點;三是把負面評價,弄成語氣不完全肯定的揣測性語氣。了解了以上復雜的政治背景,再來觀察陳壽這些彌補性措施,他當時的心理活動,真可謂躍然紙上也。

以上,就是整個事情玄機的所在,也是第五個謎團的顛覆性答案。

當今的三國迷很多,迷上三國,所以愛看有關的三國的書。但是,讀書人應當對書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就是書上說的,並不一定就是真實可信的。孟子早就說過:“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他老先生的話,表達方式稍微過激了一點,眼光卻很敏銳。比如上面說到的八陣圖,《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中,將其寫成諸葛亮在夔門用亂石布下的陣勢:“反復八門,按遁甲——休、生、傷、杜、景、死、驚、開。每日每時,變化無端,可比十萬精兵。”吳將陸遜誤入此陣後,“方欲出陣,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遮天蓋地,無路可出”。這本來是小說家的虛構誇張描寫,但是筆者在當地的多次考察中,看到有很多朋友信以為真,並且還在長江邊的沙灘上,長期擺弄石頭,企圖復原神奇魔幻的八陣圖,結果是徒然浪費時間和精力。不僅對於小說,就是對於史書,其中的內容也應當張開慧眼去鑒別,以免被假象蒙蔽了,上面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就是如此。這正是:

負面論評誰作俑,玄機何在請君聽。

關於諸葛亮就講到這裏。下面要講蜀漢戰將型名將的第一名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