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孔明之謎(第4/5頁)

第一次,他親自北伐,在馬謖前鋒潰敗的緊急關頭,他采用迅速收兵撤退來應對,保全了蜀軍的主力精銳,以利此後再戰。

第二次,他親自北伐,強攻陳倉不利,撤退途中受到魏將王雙的騎兵追擊,他采用布陣待敵來應對,結果斬殺王雙。

第三次,派遣將領陳式,率領非主力攻取武都、陰平二郡,魏將郭淮赴援,他采用親自揮兵阻擊來應對,郭淮退走,從而成功攻占二郡。這一臨機應變的有效戰法,現今軍隊依然在運用,叫做“圍城打援”。

第四次,他親自北伐,撤軍途中,魏軍大將張郃率軍追擊,他又采用設置埋伏來應對,結果射殺張郃,震懾敵軍。

最後一次,他親自北伐,不幸病危,他又在臨死前吩咐采用分兵掩護、鎮定撤退來應對,有效保全了蜀軍的兵力。

縱觀以上五次出兵,他都能在軍情發生突然變化時,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來應對。可見陳壽說他完全沒有“應變將略”,並不符合事實。

理由之二,是不符合他老對手司馬懿的評價。諸葛亮病危撤軍之後,司馬懿親臨現場視察了蜀軍留下的營壘,由衷發出“天下奇才也”的贊嘆,這明確記載於《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一個軍事上的“天下奇才”,偏偏又缺乏“應變將略”,豈非自相矛盾?事實上,就連陳壽自己說這兩句評價的時候,用的也是不完全肯定的揣測語氣:“大概應對變化的將領謀略,不是他的長處吧?”他自己也預留了令人想象的空間。

既然這種負面評價,既不符合事實,也不符合老對手司馬懿發自內心的真實看法,連陳壽自己的語氣也有所猶豫,那麽陳壽又為何會做出這樣的評價呢?

以往有一種說法,見於唐代人撰寫的《晉書》卷八十一《陳壽傳》。說陳壽此舉,是為了發泄私憤,因為陳壽的父親曾經是馬謖的下屬,馬謖在街亭失利被諸葛亮處死,陳壽的父親也受到連累被處以髡刑,即剃光頭發做苦工,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又輕視陳壽,雲雲。這種說法,既與事實不合,也沒有觸及深層的玄機。而玄機,就在諸葛亮的冤家對頭司馬懿身上。

諸葛亮在前線北伐的七年中,最後四年一直采取積極進攻,希望與對方的主帥司馬懿一決雌雄。而從司馬懿這邊來看,二十多年軍事生涯,恰好就是這四年,最為黯淡無光。在這之前,他曾經全殲孟達的叛軍於上庸;在這之後,他遠征遼東公孫淵,攻滅淮南王淩,那都是料敵如神,戰功輝煌。唯獨中間這四年,第一戰就因自己指揮失誤,造成名將張郃戰死沙場;此後又一直采取縮頭烏龜戰略,據《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記載,即使對方送來婦女的衣飾加以嘲笑,他也不出兵決戰,連下屬將領都敢當面說他“畏蜀如虎”。在這種強烈的對比之下,對諸葛亮用兵才能的任何贊揚,都等於是對司馬懿用兵才能的貶低。而陳壽的《三國志》,撰寫在西晉武帝時期,西晉武帝司馬炎是誰?就是司馬懿的孫兒呀。於是,如何評價諸葛亮的用兵才能,就成為陳壽最難下筆的地方,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攤上大事兒。從人性的角度去觀察,他做出這樣的負面評價,雖然並不準確,但卻可以理解。

更為麻煩的是,最先評價諸葛亮用兵缺乏應變才能的始作俑者,不是陳壽,而是司馬懿本人。《晉書》卷一《宣帝紀》記載,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屯兵五丈原,一再向司馬懿挑戰。曹魏朝廷關注戰況的發展,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孚,就寫信詢問軍情。司馬懿在回信中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破之必矣。”諸葛亮志向大而不能預見機會,多謀略而少決斷,好用兵而沒有權變,攻破他是必然的了。司馬懿的評價,明顯帶有安撫朝廷君臣的政治考慮,所以與諸葛亮死後,他發出的“天下奇才也”這一句自然流露迥然不同。但是,其中“好兵而無權”這一句,特別值得注意:喜好用兵而沒有權變,這不正好同陳壽的“應變將略,非其所長”含義完全相同嗎?他的三弟司馬孚,此時擔任的是什麽職務呢?據《晉書》卷三十七《司馬孚傳》記載,他當時是曹魏的度支尚書,負責全國軍政經費的安排,特別是前方軍費的籌措,是朝廷軍機重臣之一。可見他向司馬懿詢問戰局,既有自己職權範圍內的必要性,更有代表朝廷了解軍情的急迫意向。司馬懿當然清楚老弟的用意,所以要對戰局做出極為樂觀的回復。由於有這樣的政治背景,司馬懿的復信,就不再是兄弟之間的私密交流,而是肯定會在朝廷上公開宣布的前方戰報。這段文字之所以能夠寫入《晉書》,就是明顯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