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影響國家穩定之兩大禍胎

地方主義是清末期的一個重要政治現象。

什麽是地方主義?

美國學者弗朗茨·邁克爾在《19世紀中國的地方主義》一文中認為:“所謂‘地方主義’,是指在中國的一些關鍵地區,出現了軍事和政治權利的中心,它們承擔著政府的某些重要職責,但它們仍然處在國家的體制中。當朝廷中央政府的權威遭到削弱,朝廷政治上的跌落要求建立這樣的地方政府機構的危機時期,地方權力的中心就應運而生了。”[1]

劉偉在《晚清督撫政治》一書中說:“晚清地方主義不僅是地方權力,它還有更為復雜的內容。它是一種以地方權力為支點,以地方經濟為後盾,以地方認同心理為背景的力量和勢力。這種力量和勢力雖然還沒有突破原有的政治體制,但是卻可以對中央產生重要的影響。晚清地方主義的代表力量是兩個:地方督撫和地方紳士,而他們聯系的加強和聯合,是地方主義形成的標志。”[2]

太平天國運動以後,伴隨著戰爭的需要,地方督撫逐步取得了地方上的財政權、用人權、軍權,甚至司法與外交的權力。這種權力的擴大明顯帶來了兩個方面的重要影響:一是督撫對中央決策的影響力較前大大加強;二是地方利益與中央利益的沖突日益尖銳。當督撫意見不被重視或者地方利益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就很容易產生與中央政府的離心傾向。雖然在承平的日子裏,中央政府在相當的程度上仍然能夠有效地行使對督撫的處置權。但一旦天下大亂,督撫馬上就會根據自己的實際利益而倒戈相向。辛亥革命時期的事實就充分說明這一點。

另一方面,19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士紳在地方上的作用日益重要與其經濟財富的增長,他們開始不斷要求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進入20世紀後,他們更是在舉辦新政的活動中日益產生了明確的政治訴求。當他們的政治要求得不到滿足時,激進的心理馬上就膨脹起來。在清末最後的幾年中,他們先是要求立憲,繼而要求召開國會。正是他們的宣傳與鼓動,清政府才真正在政治上迅速喪失了民心。

清末,太平天國等內亂導致清政府手中直接掌握的軍事力量的瓦解,軍隊這個重要的國家機器逐步轉移到了地方督撫的手中。特別是袁世凱小站練兵,用朝廷的錢,卻培植出了不受中央控制的北洋政治軍事集團。隨著軍權潛移到地方實力派的手中,他們就實際上操縱了清政府的命根子。辛亥革命時期,袁世凱就是憑借這個重要的法寶迫使清室退位,迫使孫中山讓出民國臨時大總統之位的。應當說,督撫與紳商的離心與背離,地方主義的擡頭,這是清室在辛亥革命時期不得不交出政權的政治基礎。

地方主義與軍人幹政這兩個病菌一旦產生,就會遏制不住地反復更生。清亡後幾十年中,這種情況發展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造成了政治與地域上與中央政府的實際分裂,國家利益也因此蒙受了極大的損害。


[1] 《國外中國近代史研究》第11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頁。

[2] 劉偉:《晚清督撫政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80~3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