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末世長安,風雨飄搖的唐王朝(第2/8頁)

李漼為了同昌公主的出嫁,幾乎把大唐王朝的國庫翻了個遍,把所有他能看得上眼的東西都送進了同昌公主的新府邸。李漼為同昌公主營造的公主府,擁有曠古未有的奢華,就連打掃用的簸箕,都是用金絲編織的。同昌公主出嫁以後,李漼心疼女兒不能保持從前享受的待遇,就不停地往公主府裏送珍奇的食物。

盡管備受嬌寵,但是同昌公主的為人還是十分謙和的。她經常宴請丈夫的族人以及朋友,並讓他們共同分享自己的珍寶。有一次,韋家人想要連夜看戲,同昌公主就讓侍者捧出紅色的琉璃盤,在盤中放上夜明珠,照得整個廳堂如同白晝,讓韋氏一族能高興地看戲。

然而,婚後的第二年,同昌公主忽然生病了。這可急壞了唐懿宗李漼,為了給同昌公主治病,他廣召天下的名醫。但是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同昌公主的病情非但沒有改善,反而一天天地加重了。李漼和郭淑妃將太醫院的二十幾個禦醫全都派到同昌公主府,為公主診治。

那時的醫生給女性貴族診病的時候,望診不能直接觀察,要通過帷帳,切脈的時候不能接觸到皮膚,只能懸絲而診,問診和聞診也只能勉強通過別的女眷描述來判斷,好似盲人摸象,這樣做的後果既難為了醫生,也對病人診治疾患造成了不利。而且禦醫在給皇帝及其家人治病的時候,往往不敢下無把握之藥,以避免承擔責任。如果診得皇家的病人脈象兇險,禦醫也只敢說脈象還好,開些甘草、陳皮、白術、茯苓等不痛不癢的藥。一旦皇家的病人有個三長兩短,朝廷追究禦醫的用藥,也只能以醫術平庸或者不恪盡職守而予以處分,不至於掉腦袋。

就這樣折騰了一番,禦醫們弄不清同昌公主究竟得了什麽病,但他們知道公主已經是病入膏肓了。驚恐的禦醫們商量了一個主意,列出了一個絕無僅有的奇珍異品的藥方送到皇帝那裏,希望皇帝湊不齊藥材,到時候禦醫們就可以因此逃過難關。但是禦醫們顯然低估了皇帝的愛女之心。李漼居然很快就派人拿來了所有的藥材。無計可施的太醫們只好將這些藥熬成汁水狀,灌進了同昌公主的嘴裏。同昌公主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當時她還不滿十八歲。

駙馬韋保衡眼看著公主死在眼前,作為丈夫,他非常清楚同昌公主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他開始琢磨推脫自己幹系的辦法,保住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想來想去,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些替死鬼,用他們來消解皇帝心中的怒火。

於是,他向李漼控訴,說是因為禦醫們沒有好好地為公主診治,用藥不當,以致延誤了病情,害死了公主。當時被悲傷沖昏了頭腦的李漼一聽女婿的話,立即誅殺了為同昌公主治病的韓宗昭和康守商兩位太醫,並且滅了他們的九族。其他二十多名太醫也都被砍了頭,他們的家族總共三百多人都被投入大牢。殺完太醫,李漼又把同昌公主的侍從全部抓起來,覺得他們沒有盡到保護公主的職責,才讓公主生了病,逼迫他們全部自殺,為公主陪葬。

心懷鬼胎的韋保衡又將同昌公主的死與政治掛起鉤來。他鼓動李漼,將三十多個與自己平日不和的大小官員或貶謫或處死。說他們妒嫉同昌公主和韋家的恩寵,與禦醫串通,用藥害死同昌公主。

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對於那些無辜者來說,無疑是一場飛來橫禍,被擊中的還包括當朝宰相和兵部侍郎等朝廷大員,甚至還有同昌公主的姑父於琮。於琮和韋保衡同為駙馬,於琮的妻子是李漼的妹妹廣德公主。於琮輩份比韋保衡高,而且人品和才學也遠出其上,這一直讓心胸狹隘的韋保衡嫉恨不已。於是借著同昌公主之死,使了些手段,將於琮一家發配到了南疆。廣德公主知道韋保衡不會就此放過於琮,她向哥哥請求讓自己隨丈夫一起去,以便照顧他。有了公主在身邊充當守護神,韋保衡就不敢再對於琮下手了。

唐懿宗李漼因為同昌公主之死而大開殺戒的舉動,在朝廷內外引發了各種議論。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劉瞻認為皇帝這樣做會引起眾怒,可能會給朝廷帶來不可估計的後果。劉瞻認為雖然二十幾位禦醫已經不能復生,但是如果把身陷大獄的三百多位太醫的親友釋放出來,也許可以起到安撫民心的作用。劉瞻的奏詞有理有節,無可挑剔。然而,李漼早已認定是太醫害死了自己的愛女,不肯寬容他們的家族。

劉瞻又聯合了京兆尹溫璋犯顏直諫,措辭更加激烈。他們的行為激怒了李漼,李漼當即降旨,將劉瞻調為荊南節度使,溫璋貶為崖州司馬,責令他們三日內離京赴任,免得他們再啰嗦。個性情耿直的溫璋當天夜裏就在家中服毒自盡,李漼聽到溫璋的死訊,還惡狠狠地說他惡貫滿盈,死有余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