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淒涼晚景,曇花一現怎奈何(第3/9頁)

為了革除這種稅收的弊病,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解決對藩鎮的軍事費用,楊炎向唐德宗李適建議實行兩稅法。簡單來說,就是從征收谷物和布匹等實物為主的租庸調法,改為以征收金錢為主的新稅法,一年兩次征稅,分夏、秋兩次,夏稅納稅時間不超過六月,秋稅不超過十一月。具體內容來說,要根據國家原來的各項財政支出額,確定國家的稅收總額,再把這個總額分配到各地,按照地稅和戶稅這兩個稅種向百姓征收。地稅依據兩稅法實施前一年的耕墾田畝數量來征收。戶稅的具體征收原則是不論主戶、客戶,一律編入現在所居州、縣的戶籍,在所居地納稅。征稅標準不再按照人口數量,而是按資產征稅,不論丁男、中男,一律按其擁有的資產多少來納稅,資產多的多納,少的少納。商人要在經商所在的州縣納稅,和當地的百姓所承擔的稅費數量相同。

兩稅法是唐代社會經濟繁榮、商品貨幣經濟顯著發展的結果。這一改革順應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趨勢,又促進了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以貨幣納稅,在楊炎提出兩稅法之前,只在局部地區實行過,兩稅法推向了全國,加速了實物稅向貨幣稅的轉變過程。百姓們為了納稅,就要出售他們的農作物換回貨幣,擴大了商品生產的範圍。兩稅法簡化了稅制,把租庸調及各種雜稅合並,這樣一來,稅目減少了,繳納時間也集中了,納稅手續變得更加簡潔。

李適采納了楊炎的建議,可是掌管賦稅的官吏們大多都反對這種稅法的推行,他們覺得租庸調制已經實行了四百多年,以前的規矩不能這麽輕易地就更改了,但是李適十分堅持,才使兩稅法得以貫徹實施。

兩稅法的推行,在當時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天下人都稱贊宰相楊炎的聰明才智。楊炎在財政方面的成就,除了兩稅法之外,還有將皇室財政與國家財政分開,提出了量出制入的原則,開中國預算制度的先河。

宰相楊炎,疑人不用還是用人不疑

唐德宗李適執政期間,很希望能一展宏圖,於是廣招賢士,作為自己的得力助手。當時的宰相崔祐甫極力向李適推薦很有文學才幹的楊炎。在李適還是太子的時候就曾聽說過楊炎的名聲,於是欣然接受崔祐甫的建議,任用了楊炎。

楊炎作為一個被貶的官員,能被封為宰相已經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了,上任後短短幾個月,由於他輔佐得力,不斷創下佳績,因此被贊譽為賢相。宰相崔祐甫患病後,不能再處理政事,另一個宰相喬琳也被免職,這些情況使楊炎得以獨攬大權,野心和私欲也不斷膨脹。

楊炎性格中的弊端慢慢顯露出來,專權不久,他便開始報恩復仇。楊炎一直對元載心懷感激,總想為他做一些事情用來報答知遇之恩。他先奏請李適要求實施元載生前提出的在原州修建城堡的規劃。李適就派人去向涇原節度使段秀實征詢意見,段秀實十分剛正不阿,直言不諱地指出其中的弊端,他說:“在邊境建立防線以便抵禦外敵侵犯是一件十分長遠的事情,應該從長計議,不應該如此草率而為之。而且修建城堡需要很多人力,要大量的去征徭役,現在春天的播種工作剛剛結束,還有很多後續的農事要做,農事是百姓的大事,您應該分清輕重緩急,請等到農耕的間隙再考慮此事吧。”楊炎聽說了段秀實的話以後,勃然大怒,認為段秀實想限制自己,於是解除了段秀實節度使的職務,征召為司農卿。

楊炎任命邠寧節度使李懷光代替段秀實的職務,讓他率軍轉移到原州駐紮,又派朱泚和崔寧各統領萬名士兵作為他的幫手,讓將士們開始築城,將士們十分憤怒。李懷光作為朔方軍帥,法令嚴苛,接連殺死了幾名提出異議的大將。涇州副將劉文喜利用將士們怨恨的心情,拒絕接受朝廷的命令,上奏要求段秀實重新擔任主帥,如果不同意,就讓朱泚為帥,於是朝廷任命朱泚代替李懷光。可是劉文喜出爾反爾,還是不接受命令,竟然擁兵自守,還請求吐蕃前來援助。許多朝臣害怕引起叛亂,就建議唐德宗李適息事寧人,赦免劉文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李適沒有接受建議,而是命令朱泚、李懷光等人帶兵攻打劉文喜,大戰一觸即發。在關鍵的時刻,涇州別將劉海賓殺死了劉文喜,這才沒有引起邊患。

楊炎除了以個人喜怒撤換主帥外,還一手造成了劉晏的冤案。在很早以前,左仆射劉晏還在擔任吏部尚書的職務,楊炎那時擔任侍郎,兩個人互相看不順眼,常常有不和。後來到了元載之案的時候,劉晏負責審理,元載被殺,和元載關系很好的楊炎也受到牽連被貶,所以他對劉晏一直懷恨在心。唐德宗李適即位後,由於劉晏長期負責掌管財政大權,許多朝臣都十分妒忌他,就上奏提議罷免他,但是一直沒能實現。楊炎擔任宰相後,一心想為元載報仇,就在李適面前哭訴道:“劉晏和黎幹、劉忠翼等人同謀,臣作為宰相不能征討他,真是罪該萬死啊!”楊炎還建議李適剝奪劉晏的財政大權,想要削弱他的勢力。李適聽從了楊炎的建議,罷免了劉晏關於財政的職務。但是楊炎還是沒有罷休,又以劉晏奏事不實為理由,貶他為忠州刺史。當時有個地方官員為了迎合楊炎,誣告劉晏寫信給朱泚請求營救,言語有反叛之意。由於楊炎為那位官員作證,所以李適信以為真,秘密派人到忠州殺死了劉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