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劉邦即位於定陶(第3/4頁)

[10] 古書中關於戰爭的記事,往往語焉不詳,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文言文難以寫實詳盡地表現物事。《史記·高祖本紀》中關於垓下之戰的記事如下:“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軍,與項羽決勝垓下。淮陰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皇帝在後,絳侯、柴將軍在皇帝後。項羽之卒可十萬。淮陰先合,不利,卻。孔將軍、費將軍縱,楚兵不利,淮陰侯復乘之,大敗垓下。”這段共87字的文章,已經是古史中難得一見的詳細的戰爭記事。從這段記事中,聯軍三重縱深的六軍陣的布陣比較清楚,楚軍的布陣完全沒有提及,筆者只能用古代戰爭中常見的前、中、後三軍陣來填充,作為一種聊勝於無的參考,也作為一種鋪墊性的假說。關於中國古代戰爭中軍隊的編制陣法,可以參見藍永蔚《春秋時期的步兵》,中華書局,1979年。

[11] 垓下之戰的詳細戰況,史書上沒有記載,留下歷史的空白。前軍苦戰後佯作敗退,由後備軍開陣接應,然後迎擊追兵,再用奇兵獲勝,是韓信得心應手的戰法,背水之戰時他就用此戰法獲勝。我據此推想垓下之戰時韓信再次活用該戰法,簡略補寫該段敘事。

[12]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說:“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這段歷史故事,已經成為漢語的常用成語“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困境。

[13] 項羽統領二十八騎突破漢軍重圍的這次戰鬥,史家稱為“東城快戰”,其作戰地點,在秦東城縣境內一座無名小山,《史記》沒有記其山名,只是說項羽在山上布置二十八騎,“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分二十八騎為四隊,從四個方向沖下山坡。《漢書·項籍傳》記載同一事說:“於是引其騎,四山而為環陣外向。”稱這座小山為四山。,斜行下降。四山,當為四面斜坡之山,想來因山勢得名。據歷代地理書的記載和今人實地考察,四山在今安徽全椒、和縣與原江浦縣(今南京浦口)交界處,山高約五十米,山頂寬平,四面梯形緩坡,正合於史書所載。學術界關於東城快戰所在地討論的綜述,請參見張大可文《項羽“烏江自刎”討論綜述》,刊於《紅河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14]  從垓下到烏江的實地考察,我與愛媛大學藤田勝久教授同行,得到安徽大學李修松教授的關照幫助,得以順利完成,在此表示感謝!

[15]  垓下城的準確位置,至今未能確定。固鎮縣濠城鎮垓下村的這座古城遺址,俗稱霸王城,根據專家們的意見,可能是漢代的洨縣故城。《漢書·地理志》沛郡洨縣條:“侯國。垓下,高祖破項羽。”《後漢書·郡國志》沛國洨縣條:“洨有垓下聚。”梁劉昭注:“高祖破項羽也。”據此,垓下之戰的戰場在洨縣境內,垓下聚是洨縣境內的一地名,是戰事最集中的地方。垓下之戰,是一場七十萬軍隊參戰的大規模戰爭,戰事當在廣闊的空間多處進行。綜合文獻記載,專家研究和實地考察的結果來看,以濠城霸王城為中心,洨水兩岸的廣闊平原地帶(也就是今靈璧縣和固鎮縣之間的沱河兩岸),應當就是垓下之戰的戰場,而項羽戰敗後退守的城池,極可能就是濠城鎮垓下村霸王城。我個人以為,在沒有更可靠的考古發現之前,將濠城鎮垓下村霸王城遺址比定為項羽退守的垓下城遺址,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方案。關於垓下的所在,牽涉到相當廣泛的內容,史學界積累了大量的成果,有興趣者,可以參考上引蔔憲群、劉曉滿,《垓下位置研究評議》,也可以進一步閱讀以下論文:1.陳懷荃《垓下和垓下之戰》,刊於《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1年第2期;2.袁傳璋《垓下之戰遺址考》,刊於《古文獻與嶺南文化研究》,華文出版社,2010年;3.藤田勝久《中國古代の情報伝達と戦略——項羽の事跡をめぐって》,刊於《日本史における情報伝達》,創風社出版,2012年。

[16]  垓下在靈璧縣東南,古來沒有爭議。1965年,安徽省劃出靈璧、五河、宿縣一部,新置固鎮縣。由此,垓下戰場,以沱河為界一分為二,於是出現了爭議。比較合理的說法應當是:垓下戰場在今安徽省靈璧縣韋集鎮和固鎮縣濠城鎮之間的沱河兩岸。

[17]  據專家的意見,陰陵大澤的位置大致在今定遠縣西卅店鎮以南一帶,位於漢代陰陵縣城的東南,為古濠水、古洛澗水、古池水等水系在低窪處所形成的沼澤,梁代尚存,唐代已經不復存在。參見袁傳璋文《“項羽不死於烏江考”研究方法平議》,刊於《文史哲》2010年第2期。據此考慮項羽從垓下去烏江的路線,經過陰陵縣境內大澤東邊後,往東南直接去了東城方向。我在實地考察中不時注意到,民間傳說的附會添加,隨著時代和地形、交通的變遷,常常會轉移地方。蕭何追韓信處如此,虞姬墓如此,陳鐸祠或許也是如此。既需要做史學的考辨,也需要做文學和民俗學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