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天書降(第2/10頁)

奇恥大辱……趙恒一時間覺得天旋地轉,無處容身,要怎樣才能挽回自己的顏面?!可就在這時,王欽若又開始說話了。

“陛下,您知道賭博嗎?”

“啊……啊?賭博?”趙恒都要死了,哪有心理會這個。

“賭博呢,是要有賭注的,”王欽若十分耐心地繼續講解,“而賭注快要輸光的時候,賭徒往往就會……把身上所有的錢都賭在上面,來個‘孤注一擲’。而您,在澶州城下,就是寇準的孤注。他一次次地逼著您走上前線,再過北城,還必須得聽他的話,一直留在前線……這就是寇準的功勞,這就是寇準的忠誠?”

“夠了!”趙恒再不願聽下去,人最怕的就是“翻然悔悟”。“城下之盟”、“孤注一擲”,這八個字就把寇準在皇帝心中的形象,以及最大的功勞的本質完全顛覆。再不要提什麽寇準了,再別提什麽澶淵之盟,朕要好好地靜一靜。

但靜下來的趙恒卻沒有去翻字典,不然關於“城下之盟”的解釋會讓他好受一些,或許中國的歷史也就不會再是那個樣子了。因為歷史上真正的“城下之盟”並不是屈辱,而是充滿了血腥味十足的強悍與不屈,是有種的爺們兒才配獲得有尊嚴的“盟約”。

那是公元前五九四年,楚國的軍隊已經包圍了宋國國都長達九個月之久。弱小的宋國沒法支撐了,但是對於投降,宋國還有別的想法。

他們的宰相華元在夜裏縋城而下,悄悄地潛入了楚國軍營,一直摸進了楚國元帥的大帳裏,用一把匕首逼住了對方——我們已經開始吃人肉、燒人骨過日子了,的確沒法支撐。但是我們寧可戰死,絕不投降!想締結盟約嗎?現在楚軍必須後退三十裏,還宋國以尊嚴,那樣我們才可以和楚國議和!

楚軍同意了,在三十裏開外與宋國結盟。這才是“城下之盟”的真相,試問宋國哪裏有半點的屈辱?如果趙恒真的做到了那一步,信不信不僅是漢人的後代,就算是胡人異種,也一樣的對他尊敬有加。

但是他很忙,正在忙著沒完沒了的感受痛苦,我怎麽就這麽容易就被寇準給騙了呢?!“孤注一擲”……寇準你真是太狠了,連你的皇帝都敢這樣對待!

但真不明白,這場戰爭是寇準的戰爭?是他和蕭燕燕之間的對壘?贏了輸了對他有什麽大不了的?信不信王繼忠那樣的都能在遼國混得人模人樣,寇準去了都能把韓德讓擠到一邊去?

這些趙恒都不管了,他心裏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盡量地挽回損失,人的名譽是第二條生命,一定要怎樣跌倒再怎樣爬起,要把這個天大的恥辱變成比天還要大的榮譽,這就是以後的努力方向。

來吧……整個的宋朝都要為這個目標而奮鬥,不惜一切代價,把皇帝的面子找回來!

但是,這更是個要求技術含量的活兒,不是隨便誰都能做到的。趙恒自己日思夜想,王愛卿也沒閑著,但是蒙在鼓裏的寇準卻仍然還是那個時期裏最神氣活現的主角兒。

他更忙了,折騰完了朝中重臣,就連個黃牙未退、乳臭未幹的毛孩子都不放過。

話說宋朝的神童多,後來的“方仲永”就是其中一個,不過是個反面典型。正面的典型更多,比如說在澶州城頭和寇準喝得昏天黑地的楊億,更比如這時突然出現的神童晏殊。

但晏殊也不是最牛的,他進京的時候已經十四虛歲了,真正強悍的神童叫姜蓋,當時只有十二虛歲,兩人同時上殿,接受皇帝的考試。晏殊要作詩、賦各一篇,姜蓋年紀更小,考題單一些,是作詩六首。

結果晏殊才思敏捷,迅速完成,詩、賦俱佳,讓趙恒非常欣賞,立即就要封官。請想象,盛世出神童,天子重門生,這是多好的事,當時滿朝文武都齊唱頌歌,人人叫好。但是寇準走了出來,板起臉說了一句話。

“陛下,封官就封姜蓋吧。”

“啊?為什麽?”趙恒有點發愣。

“為什麽?”寇準的表情更怪,仿佛聽見了一個反天地、反人類、反祖宗的大謬論,“這還用解釋嗎?姜蓋是大名府人,晏殊是江南人。”

這是個規矩,終北宋一朝,皇廷之上,長江以南的人,能不用就不用,用了也不可大用。太祖、太宗陛下曾有過重要語錄,就貼在東府宰相的政事堂的辦公椅上——南人不可坐此位!

所以後來名震千古的王相公安石先生、蔡相公元長先生等大佬,不管對宋朝是忠是奸,是破壞還是貢獻,都被這一條統統否決,釘在了違規上崗的警示狀上。

所以這時寇準說得理直氣壯,想必他的眼角還瞟向了在旁邊怒火萬丈,卻只能忍氣吞聲的王欽若——怎樣?老王,江南人就是不能重用的,因為他們就是操蛋……而王欽若,就是個地道的江南金陵人,李煜的老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