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愛我的間諜(第2/7頁)

可宋人就是要說謊,你有什麽辦法?

但這都與趙匡胤無關,他在全心全意地注意著國境周邊的動靜,“先南後北”,這是柴榮和他都公認的基本國策。但是計劃永遠沒有變化快,當機會來臨時,你能任由它隨便溜走嗎?

一連串的死亡突然來臨,讓他措手不及。先是北漢的皇帝劉鈞突然死了,繼位的是他的養子劉繼恩,不過在血統上來說,這個養子本來是他的外甥。

然後是在宋朝國內,曾經的軍中第三號人物,歸德節度使兼侍中韓令坤死了。大業未就,良將凋零,趙匡胤曾經的戰友慕容彥釗和韓令坤都先他而走了。

再之後,死的是一位權勢地位都在趙匡胤之上的人物。這個人的死亡,給趙匡胤以後的歲月帶來了太多的變數。歷史可以證明,如果趙匡胤能早知這些,他一定會天天上香祈禱,讓這個人多活幾天。

在這些聲名顯赫的當世豪傑人物的死亡中,還有另一個本來默默無聞的人也死了。這人姓柴,叫柴守禮。生前的官不小,是宋朝的太子少傅,不過一直是致仕的。他死後趙匡胤派出了專人為他治喪。

這人是已故的後周世宗皇帝柴榮的生身父親。

十年英雄老,逝者如斯夫。還有人記得柴榮嗎?和他那波瀾壯闊,史詩一般的人生……

時光這時進入了公元968年,撫有絕大部分中原,一小半江南和整個西蜀的大宋皇帝趙匡胤又開始了沉默。

北漢的劉鈞死了,他應該怎麽辦?

作為通過信,聊過天的好朋友,似乎應該派出治喪委員會,專程去太原來個親臨吊唁才好。不管真誠與否,這都符合他一貫的仁義有禮的長者形象。而且,“先南後北”嘛,現在也應該對北漢好一點。

不過……事情另外還有點小內幕,讓他的手癢心更癢。

首先,是趙匡胤有錢了。就在這一年的稍早些時,他有了著名的“封樁庫”。這就是平蜀的好處,想象一下吧,孟昶在後蜀經營近三十余年,富貴到連夜壺都用七寶裝飾,其他的東西是什麽級別?更不用說在古代可以當貨幣通行的錦緞之類了。

而有了錢,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比如說,可以再次發動戰爭,給士兵們發放軍餉……但是還不能忙,沉默中的趙匡胤在不斷地問自己,下一步到底要怎樣走。

回首前塵,當他發動陳橋兵變的時候,無論是他本人,還是他的擁護者,或者是他的臣民以及敵人,有誰能想到,他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除了擁有了柴榮以前的天下,居然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裏,吞並了荊、湖,平定了後蜀!天啊,他的效率竟然比烈火一樣的柴榮還要快。而且,這樣的勢頭還在旺盛地升漲中……但是,趙匡胤自己知道,從最初的開始時,就沒有任何跡象能表明,他不是一個短暫的過度性角色。

他的篡位,以及他平定“二李”之亂,一點都不血腥刺激,一點都沒有強悍暴戾的影子。軟綿綿,混沌沌,一反常態——對了,他就是五代十一國裏的一個怪胎。

每一步走來都是小心翼翼,每一項國策的改動,都是為了心裏時刻存在的不安。畢竟他不是李世民,天可汗從開始時就奔著天下寶座而去,那是從天性裏就有的爭霸之心;他也不同於後來的朱元璋,那是個沒有退路,只有造反到底才能談到基本生存的人……他趙匡胤只是走一步算一步,在機會和命運之前,總帶著三分的被動。

而且從心底深處的精神內核來說,李世民之所以成了天可汗,除了與生俱來的雄才偉略之外,他身為將門之子,從小就雄霸一方的成長經歷也讓他從心底裏就是個“貴族”;而明太祖出生即饑寒交迫,父母雙亡,人世間先虧負了他,他才無比兇狠地對待世間萬物——從爭霸到治天下,從來沒有妥協溫柔的時候……可趙匡胤不同,請留意,他在二十一歲時,決定整個中國歷史進程的離家出走前,品嘗過真正的平民的樂趣。

所以,他心裏的天堂是平靜的,是無爭的,是一個非常和諧富足的溫暖人間。一切的努力,都為了這個目標。

所以,當再好的機會出現時,他都要仔細地思量,再思量……

趙匡胤繼續沉默,到底應該怎麽辦?現在北漢的皇帝已經是劉鈞的養子劉繼恩了,這是一個極好的,不容放過的機會。

這裏面隱藏著一個極大的秘密,在時刻誘惑著他出手。可是,卻要顧忌到自己的基本國策——“先南後北”,還有就是更遠些的契丹。

契丹一定會管的……但是,誘惑實在是太大了,此時此刻,全世界的人加在一起,連他在內,一定不會超過五個或者最多六個人,才會知道那個極大的秘密。

三個當事者,加趙匡胤本人,加趙普,那個猜想中可能會知道的,是趙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