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軍閥混戰,漢帝國終將末日(第4/11頁)

於是,被董卓趕出朝廷的袁紹、曹操等人,振臂一呼,召集了十八路諸侯,一起討伐董卓。這件事情也加速了各路軍閥的形成。漢靈帝末年將刺史改成州牧,這些掌握了一州軍政大權的要員們,雖然已經尾大不掉了,也只能偷偷摸摸地積蓄實力。但現在有了征兵的借口了——討伐逆賊董卓。於是各路諸侯都開始明目張膽地擴張軍隊,相互之間也盯著對方的地盤。在這種情況下,十八路討伐董卓的諸侯就成了一盤散沙,就連盟主袁紹也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十八路諸侯雖然各懷鬼胎,但聲勢很是浩大,給了董卓很大的壓力。於是他想到從洛陽遷都長安,一者距離東方的諸侯路途遙遠,且有函谷關之險可守;二者董卓是西涼人,所用的是西涼的兵,長安離他的老家近些。

遷都的理由還算充分,但董卓卻又一次幹砸了。他命令手下的軍隊,逼著人民遷徙。當時洛陽居民共有數百萬人,互相踩踏。有餓死的,也有遇著搶劫而死的,死屍堆滿在路上。他自己帶兵,仍留在洛陽附近,一把火,把皇宮、官署、民居都燒毀了,最後導致洛陽二百裏內再無人跡。他又讓呂布把漢朝皇帝和官員的墳,都掘開了,把墳中所葬珍寶取去。

如果這時候,十八路諸侯能夠勠力同心,董卓這麽殘暴的軍隊實在是不堪一擊的。但這些州牧、郡守,都只想占據地盤,保存實力,沒有一個肯先進兵。其中只有曹操,決定去追擊董卓。但是其他諸侯沒有一個願意跟曹操一起,曹操只好獨自進兵。當時董卓的兵力合眾諸侯的力量以攻之,雖然有余,單靠曹操一個人的力量,自然不夠。曹操兵到滎陽,就被董卓的部將徐榮打敗。然而曹操的兵雖少,卻能力戰一天,徐榮以為諸侯的兵都是如此,也就不敢追趕了。

董卓到長安後,守住潼關,自以為可以高枕無憂了,沒想到卻禍起蕭墻。董卓手下的軍隊主要分為涼、並兩派。涼州派有李傕、郭汜、胡軫、樊綢、張濟等人,並州派主要有呂布、張遼、李肅、楊奉。

在洛陽董卓利用呂布殺死丁原,兼並了並州軍。丁原死後,呂布成了並州軍的首領。董卓一心籠絡呂布,與他“誓為父子”,但並州兵將與涼州兵將的關系卻十分緊張。並州軍被兼並,是不會完全甘心的,然而處於被壓抑的地位。而涼州軍以勝利者自居,沒有把並州軍放在眼裏,甚至對呂布也是如此。董卓曾派胡軫為主將,呂布為副將攻打孫堅。胡軫曾揚言要殺了呂布以整肅軍紀,呂布等並州兵將對涼州軍的不滿與日俱增。而且董卓的脾氣也很壞,有一次呂布冒犯了他,董卓就拿起短劍向他擲去,呂布雖不敢發作卻懷恨在心。而且呂布曾和董卓的婢妾貂蟬私通,這也讓呂布內心更加不安。

老奸巨猾的司徒王允看出了這個矛盾。王允是利用與呂布同鄉的關系極力拉攏呂布,目的很明顯,就是借刀殺人。由於涼州軍和並州軍矛盾激化,呂布又對董卓不滿,在王允的挑唆下,終於決心殺掉董卓以自立。於是王允、呂布利用涼州軍主力在關東討伐袁紹的機會,刺殺了董卓。董卓死後,其部將李傕、郭汜等人攻入長安,趕走了呂布,再次挾持了漢獻帝。

曹操的嶄露頭角

曹操(公元155~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是東漢末年第一流的人物,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是漢相曹參之後,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歷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漢桓帝時被封為費亭侯。曹嵩本姓夏侯,是夏侯嬰的後裔,過繼給曹騰後,繼承了曹騰的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

年輕時候的曹操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曾經和袁紹這些紈絝少年一起幹過很多荒唐事。有一天曹操跟袁紹提議說:“今天有人結婚,我們去搶新娘吧。”於是晚上就躲人家家裏,酒過三巡後大呼:“有賊!”趁亂其他幾個人就把新娘擡著跑了,袁紹手腳笨,衣服被樹掛住了,叫曹操幫忙,曹操反而指著袁紹說:“賊在那裏。”袁紹嚇得扯破衣服逃跑了。

公元174年,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為孝廉,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曹操的家庭雖然與宦官派系有拉扯不清的關系,但他自己卻比較認同清流的理念。在洛陽北部尉任上,曹操對宦官毫不留情,將很受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叔杖死,徹底反出了宦官派系。後曹操以“能明古學”,征拜為議郎。當曹操任議郎時,在輿論有利的情況下,即舉起了反宦官的旗幟。曹操還曾向皇帝上書,為被宦官殘害的竇武、陳藩搖旗呐喊。他上書說陳武等“正直而見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曹操連續上書,斥責宦官,這種行動引起人們的贊賞。此後,曹操以騎都尉率軍鎮壓過潁川的黃巾軍,遷為濟南相,再後就擔任西園八校尉之一的典軍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