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處心積慮,王莽篡取漢室江山

漢宣帝臨終托孤

劉詢因童年坎坷,少年時代遊學民間,因此即位後躬行節儉,多次下令節省開支,減輕人民負擔。歷史上記載漢宣帝為人聰明剛毅,高才好學,為政勵精圖治。他廣開言路,任用賢能,平獄緩刑,輕徭薄賦,發展生產;又設置西域都護,使西域正式歸屬漢帝國版圖。公元前72年大敗匈奴,造成匈奴南北分裂;公元前50年,南北匈奴均遣使來朝,向漢稱臣。

漢宣帝一生有三個皇後、五個兒子:元配皇後許平君,後續娶霍光之女霍成君為皇後,於霍光死後被廢,再娶王奉光之女王氏於公元前64年立為皇後;共生了五個兒子:長子劉奭,立為太子;次子劉欽,封淮陽王;三子劉宇,封東平王;四子劉囂,封楚王;五子劉竟,封中山王。其中劉奭為元配許皇後所生。

漢宣帝是一個有遠見的人,非常善於把握大局,更懂得如何運用“以毒攻毒”的手段。漢宣帝曾任命張敞負責治理長安城的治安問題,由於天子腳下權貴多,所以肯定會得罪不少人。很多人都上書彈劾張敞,可宣帝總是裝作不知道。因為他懂得,京城是個是非之地,好人多,壞人更多。張敞練就了一身獨門功夫,無人能敵,如果沒有像張敞這樣自帶毒性的人,長安城裏的治安問題就得不到改善。

然而每個人都有缺點,漢宣帝也不例外。在治理國家的問題上他能理智而果斷,然而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漢宣帝卻被情感左右。漢朝的帝王們都帶有一副“外儒內法”的面具,漢宣帝也有,可太子劉奭卻死活不接受這副面具。劉奭曾經給漢宣帝上書,認為他為鞏固皇權而殺死重臣,刑罰太過嚴峻。這簡直讓漢宣帝風中淩亂,真是溫室裏長大的“花朵”啊!沒有“外儒內法”的面具,怎麽能治理好國家呢?

在了解了劉奭的個性與弱點後,漢宣帝擔心他難以撐起治理大漢的重擔,便產生了另立太子的念頭。可是,許皇後死後,就剩下劉奭這點血脈,漢宣帝老覺得自己對不起她,封劉奭為太子很大程度上就是出於這個原因。

公元前49年冬,漢宣帝病重,考慮到劉奭在性格上並不適合當帝王,所以必須要找幾個有能力的重臣輔佐才行。於是,宣帝在彌留之際,詔命侍中、樂陵侯史高為大司馬兼車騎將軍,太子太傅蕭望之為前將軍,少傅周堪為光祿大夫,共同輔佐太子。對於明君來說,知臣者莫若君,宣帝對他們三個人的品德與辦事能力都比較了解,更重要的是,這三個人若得到重用,相互之間能形成牽制,這樣才不會出現霍氏家族那樣的隱患。

漢宣帝托孤的三位大臣之一史高,是魯國人,是漢宣帝祖母史良娣的兄弟史恭的長子(宣帝表叔)。史高開始為侍中,前66年,因檢舉霍禹而封樂陵侯。

蕭望之,字長倩,蘭陵(山東蘭陵縣)人,後遷徙到杜陵(西安東南部),是蕭何的第七代後人。蕭何有三個兒子,分別為蕭祿、蕭同、蕭延,三兄弟中只有蕭延的後代人丁興旺,蕭望之就是蕭延一脈的後代。蕭延在蕭何死後,被封為贊定侯。蕭延有四個兒子,最小的兒子叫蕭彪,蕭彪一生只有一個兒子叫蕭章,蕭章四十歲就去世,也是只有一個兒子,叫蕭皓。到了蕭皓這一代,蕭氏家族已經徹底沒落,開始以田為業,成為了一方鄉紳。蕭皓死後也只留下了一個兒子蕭仰,而蕭望之就是蕭仰唯一的兒子。蕭望之是蕭氏真正的三代單傳之子,從小受到了數不盡的關愛。

蕭望之從小聰明伶俐還非常好學,蕭仰看到蕭望之非常好學,就想給他謀一個好的出路。漢宣帝時期,丙吉曾經將蕭望之推薦給大將軍霍光,但並未得到重用。後蕭望之被當時的丞相魏相看中,收為門生。霍光死後,霍家的權勢開始衰敗,蕭望之由於才學出眾,被宣帝重用,任命他教導太子(即後來的漢元帝)讀書。蕭望之在教導太子讀書期間,常常拿儒家的經典學說當作教材給太子上課。他也曾多次在當時的皇家圖書館召集諸多大儒,共同研究注解儒家的經典學說。

公元前49年,宣帝因病崩於未央宮,在位二十五年,享年四十三歲,謚號孝宣皇帝,廟號中宗,葬於今天西安市東郊的杜陵,太子劉奭即位。

劉奭即位後,第一件事情是尊王皇後為皇太後,然而這個王皇後實際上並不是劉奭的親生母親。歷史上許多皇後都是因為沒生下兒子而被廢黜的,而王皇後卻是個例外,她是因為沒有兒子而做上了皇後。

王皇後在為婕妤時並不招漢宣帝喜歡,宣帝封她為皇後的目的不是因為夫妻感情,而是為了給太子找個照顧他的人。因此,雖然當上了皇後,身份、地位、待遇有了極大的改善,但漢宣帝並沒有改變對王皇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