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西漢皇朝的盛極而衰(第6/12頁)

許多年後,劉病已排除權臣親政。一個名叫則的老宮婢離開皇宮後因生活困難,就讓人替自己向掖庭令上書請功。則在上書中說自己曾經有養育皇帝的功勞,是自己在當年的艱難困苦下照顧了當今的皇上,要求朝廷照顧自己的晚年生活。接到這份請功書的官員不敢怠慢,立馬送到漢宣帝那兒。劉詢看到上書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小時候居然有這樣的經歷,於是下令掖庭令親自去詢問宮婢則詳情。

宮婢則仔細地說明了當時的情況,並說當年那些監獄官、現任禦史大夫丙吉都可以證明。掖庭令就把宮婢則帶到丙吉的府中,與丙吉當面確認詳情。老丙吉認出了這個老宮婢,宮婢則當年是在牢獄之中,丙吉也曾經讓她照顧小皇曾孫。但是則並未盡心喂養,有的時候還責打劉詢。丙吉說:“淮陽人郭征卿、渭城人胡組才是當年照顧皇上的奶媽。”漢宣帝劉詢聽到後,既震驚又感動,下詔免則為庶人,但念其在自己年幼的時候有過喂養舉動,賜錢十萬給她養老;下詔地方尋找胡組、郭征卿兩位奶媽。地方官回報說這兩個人已經死了。劉詢再下詔尋找兩人的子孫,找到後厚加賞賜。

對於丙吉這位給予他兩次大恩的人,漢宣帝感念他的救命之恩,欣賞他的為人品德,封他為博陽侯,食邑一千三百戶。使節去丙家授封時,丙吉已經病重,不能起床下地。劉詢就讓人把封印紐佩戴在丙吉身上,表示封爵。

歷史就是這麽有情有義,丙吉因為自己的善舉、謙讓和高尚的道德,不僅獲得了皇帝的尊崇,也贏得了朝野的敬佩。丙吉死後,朝廷追謚他為“定侯”。

盛極而衰的霍氏家族

霍光服侍漢武帝劉徹二十多年,是武帝時期的重要謀臣,武帝死後,因接受托孤,霍光掌握了漢朝政府的最高權力。到霍光為止,霍氏家族僅在漢武帝時期就出了霍光和霍去病兩位極負盛名的人物,而霍光更是成為站在權力頂峰的人物。漢昭帝期間,霍光憑著漢昭帝的信任粉碎了上官桀、燕王劉旦等人的奪權陰謀。此後,不但霍光權傾朝野,其家人紛紛在朝廷擔任要職,霍氏勢力達到高峰。

在民間時,漢宣帝劉詢對霍光的權勢和威風就有耳聞。尤其在他一夜之間由一個平民變成了至高無上的皇帝之後,更領教了霍光的權威。他一即位,就明顯地感覺到了朝廷內部來自霍光集團咄咄逼人的政治壓力,所以在他登基之日謁見“高廟”時,霍光陪同他乘車前往,他覺得渾身上下都不自在,如“芒刺在背”。有著豐富生活閱歷的漢宣帝心裏明白,自己初即位,力單勢薄,僅憑著一個皇帝的稱號是不能和羽翼豐滿的霍光相抗衡的,只有保持最大的克制,逐漸發展自己的勢力,尋求有利時機,才能奪回屬於自己的最高統治權。

所以在即位伊始,當霍光表示要還政於他時,漢宣帝回絕了,他明確表示非常信任霍光,欣賞霍光的才能。漢宣帝請霍光繼續主持朝政,並當眾宣布,事無大小,先報請霍光,然後再奏知他本人。事後他還專門下詔褒獎霍光的援立之功,益封七千戶。每次上朝,漢宣帝都給予霍光以極高的禮遇。漢宣帝的這一系列行為對於消除霍光對他的猜忌和提防,緩和朝廷內部潛伏的政治危機,為他的統治創造一個良好政治氣氛起到了極其明顯的積極作用,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免於變成“昌邑王第二”。

公元前68年,霍光因病去世。宣帝及皇太後親自去霍光的靈前祭奠,並下令太中大夫任宣與侍禦史五人奉命為霍光護喪;朝中俸祿在兩千石以上的官員都要到霍光家中去祭拜。漢宣帝又賜給霍光大批錦緞、葬器,其中還包括做工精美的玉衣,還有梓宮、便房等,以極為奢華的方式安葬了霍光,並追謚他為宣成侯。

在安葬完霍光後,漢宣帝加封霍光的侄子、霍去病的兒子霍山為平樂侯、奉車都尉領尚書事,下詔稱贊霍光輔佐漢武帝、漢昭帝兩位皇帝共四十多年,率領朝臣勵精圖治,使國家安定、社稷穩固,從而使天下百姓得以安享太平,並宣布霍光的後世子孫可以永遠承襲他的爵位和封地。第二年夏天,宣帝加封嶽父許廣漢為平恩侯,同時,為了表達對霍光的感激,又加封了霍去病的孫子中郎將霍雲為冠陽侯。

漢宣帝的這一系列升官加爵的行為,讓霍氏家族主要是霍光的老婆霍顯產生了一個幻覺:即使是皇帝也要怕我們霍家三分。這也是導致後來霍家悲劇的最重要原因。《漢書·霍光傳》中介紹霍光的老婆時,只提到了她的名字叫“顯”,並沒有提她的姓,因此也可以叫她霍顯。

而霍顯與漢宣帝之間的矛盾與隔閡,其實可以追溯到漢宣帝繼位之初。漢宣帝即位後,各個大臣都極力推薦立霍光之女霍成君為皇後,可是這時候,漢宣帝卻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詔書——“上乃召求微時故劍”,意思是我在貧微之時曾經有一把舊劍,現在我十分想念它啊,眾位愛卿能否為我將其找回來。群臣揣摩上意,開始一個個請立宣帝的發妻許平君為皇後。於是漢宣帝將許平君接進宮,封為皇後。這是中國歷史上一道最浪漫的詔書,故劍情深的浪漫典故從此開始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