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雄才大略的漢武大帝

董仲舒獻“天人三策”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漢代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漢廣川郡(今河北景縣廣川鎮大董古莊)人。公元前134年,任江都易王劉非國相十年;公元前125年,任膠西王劉端國相,四年後辭職回家。此後,董仲舒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但是朝廷每逢大事,都會派使者或廷尉去他家征求意見,雖然受竇太後黃老學說的影響不被重用,但很受武帝尊重。

公元前135年,太皇太後竇氏駕崩,漢武帝乾綱獨攬。剛登基時被扼殺的新政,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求賢若渴的漢武帝詔令各地推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人,董仲舒便是其中之一。

董仲舒是一個讀書非常刻苦認真的人,“三年不窺園”說的就是他在家裏閉門攻讀了整整三年。讀書期間,他不僅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甚至連自己家門口種的是什麽菜都不知道。董仲舒喜歡騎著馬出門跟同事們交流。他常常在馬上看書,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很多人都認為董仲舒是讀書中邪了。後來,董仲舒這種刻苦讀書的行為傳到了漢武帝那裏。為了提倡讀書的好風氣,漢武帝就給董仲舒封了個國事顧問的閑職。但是董仲舒沒有辜負武帝給他的職位,辦起了私人學校。只是他授課的方式很奇怪,學生上課的時候看不見人,因為他站在一條帷幕的後面,學生只能聽見他的聲音,這也是後世用“董帷”指授課之處的淵源。

董仲舒還發明了“兵教兵、將教將”的教學方法。他教學有方,學生也越收越多,可教書育人並不是他的最終目的。董仲舒是儒學老師,而漢朝一直遵奉道教,於是,他效仿孔子口述,學生記錄,把他的見解編寫成書。沒多久,董仲舒就以“公羊派”掌門人自居,這驚動了推行儒家理念的漢武帝,於是請他來聊天。

漢武帝一共跟董仲舒談過三次話,董仲舒連上對策三篇作答。由於對策的首篇專談“天人關系”問題,因此這三問三答以“天人三策”為名而載入史冊。他從三個方面回答了漢武帝的問題。首先,按照儒家學說,漢家天下是天授的,不是軍功利益集團給的,也不是如蟻小民給的,更不是外戚們給的。這是在法理上讓大家清楚,天下姓劉,劉氏家族不欠任何人什麽,如果非要說欠誰的,那也是欠上天的,所以如果皇帝作惡多端,上天看不下去了,會通過各種災異事件警告皇帝,這叫天人感應理論。其次,堯舜時期推行黃老之術,是因為那時候人心好,大家都老實,不用當政者受累操心。周武王的時候,不使用黃老之術,是因為人心不好,不施用嚴刑酷法鎮壓,不能讓人變好。現在不安分者遍地都是,更是要重拳出擊。最後,要加強教育,建立國家太學,廣選賢良,把底層的文化人(主要是儒學愛好者)選拔為官吏,成為幫助皇帝維護權威、打壓威脅皇權勢力的打手。

按董仲舒的說法,夏朝代表黑統,商朝代表白統,周朝則是赤統。夏、商、周三朝完成了這一歷史循環。之後,歷史又開始一次新的循環,新的朝代又應當代表黑統。繼承周朝統治的既不是秦朝,也不是漢朝,而是孔子,他承受天命,創立了黑統。孔子所受天命,不是一種“法統”,而是一種“道統”。

董仲舒認為,在過去,所有的君王都是從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漢朝,情況不同了。“漢高祖,出身布衣,而君臨天下。”這需要某種理論的支撐,董仲舒正是提供了這種理論的支撐。“王者受命於天”,並不是一個新理論,在《書經》裏,已經有了這個思想。孟子把它說得更清楚。董仲舒則更具體地把它納入了自己的天人一體論。他還認為:“天有陰陽,人亦有陰陽,天地之陰氣起,而人之陰氣應之而起。人之陰氣起,而天地之陰氣亦宜應之而起,其道一也。”他在應對中還說:“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函而無所殊,建日月風雨以和之,經陰陽寒暑以成之。故聖人法天而立道,亦博愛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設誼立禮以導之。”

在此之前,儒家認為,社會是由五種倫常關系組成的: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董仲舒從中選出君臣、父子、夫婦三項,稱為“三綱”。董仲舒對先秦儒家倫理思想進行了理論概括和神學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綱”“五常”為核心,以天人感應和陰陽五行說為理論基礎的系統化、理論化的倫理思想體系。他認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現,“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為此,他提出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五種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即三綱五常。三綱是社會倫理,五常是個人品德。綱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規範。人的自然發展應當依循道德規範的方向,而這正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