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我有一個夢想(大結局)(第2/5頁)

不時,有遊騎奔回,在關前即大喊:“賊軍來襲!”

寂靜的城頭,頓時沸騰起來。

丁黑面色大變,“太子殿下,快走!”

李重政仍舊望著關外,不緊不慢的反問:“走?去何處?”

丁黑急切道:“自然是退回州城!賊軍夜襲關隘,必是有備而來,古北口很可能有一場慘烈血戰,太子怎能身處險境?”

李重政回過頭來,看著丁黑,認真的問:“你覺得耶律德光傻不傻?”

丁黑一怔,“太子此言何意?耶律德光當然不傻!”

李重政笑了笑,復又看向關外,那火把連接成的海洋,已經分外波瀾壯闊,馬蹄聲轟隆如雷,震得關隘都似在顫抖,“既然耶律德光不傻,此番奇襲古北口,只會是為本宮而來,惟其如此,他才能扭轉契丹的不利戰局。既然是為本宮而來,他怎麽可能想不到,我有可能從古北口退回州城?既然想到了,他又怎麽可能不做布置,安排人馬半道設伏?大敵當前,本宮從古北口退回,能帶走多少人馬?若是半道遇伏,豈不正中耶律德光下懷?”

丁黑愣了半晌,“契丹兵馬要闖關而入,在我們背後設伏,不可能沒有動靜啊!”

李重政徐徐道:“等著吧,不到天明,就會有軍報傳來。”

李重政所料不差,耶律德光為贏得此戰,做了許多準備,其中就包括針對李重政的“斬首”行動。佛曉時分,有軍報傳到古北口,說一股契丹兵馬,於昨日襲擊了倒水溝軍堡,從彼處而入,正向古北口殺來。

聽到這個消息,丁黑驚出了一身冷汗,若是昨夜當真撤了,跟這支契丹人馬碰上,必定危險萬分。

李重政卻道:“犯不著慶幸,那支賊軍沒有碰到我們撤退,必然會從背後襲向古北口,眼下,我等面臨的,是被兩面夾擊之局。”

丁黑聞言急得滿頭大汗,“如此,太子的處境就危險了……需得立即遣使儀坤州,讓夏帥遣軍回救!”

李重政從坐塌上站起身來,“是該遣使儀坤州,不過卻不是讓夏帥遣軍回救,而是讓他一鼓作氣突破七老圖山,殺向西樓!”

丁黑大驚失色,“太子殿下,你……你這是意欲何為?”

“意欲何為?自然是滅契丹的國!”李重政來到丁黑面前,與他對視說道,“耶律德光奇襲古北口,兵行險著,這說明在正面戰場上,他已沒有絲毫勝算!當此之際,大軍正該一鼓作氣,拿下契丹國,豈有因一人之難,令三軍半途而返的道理!”

丁黑急得團團轉,“可你是大唐太子,你若有些許閃失,那可是關系到國本……關外賊軍勢大,背後又有呼應,古北口形勢危殆……”

“形勢危殆,那就奮力一戰!”李重政仰首挺胸,氣宇軒揚,“丁黑,你是父親身邊之人,當知父親南征北戰二十載,為大唐流下了數不盡的鮮血,然父親可有一次退縮?而今,賊軍殺來,也是該本宮為大唐流血的時候了!此戰,本宮決不後退,也絕不拖大軍後腿!”

丁黑急得伏地而拜,哭訴道:“殿下!賊軍勢大,身為太子,不能涉險啊,一旦你有甚麽閃失,陛下也會痛心!”

房裏房外的侍者護衛,皆伏地而拜,大喊:“請太子三思,勿令陛下痛心!”

看著這些跪倒一片的人,李重政目光決然,不容置疑道:“我大唐,坐擁天下三百余州,有無數英傑俊彥,有無數英雄豪傑,李重政身為太子,不敢在天下英雄面前丟我大唐的臉!今日,本宮若向夏帥求援,貽誤戰機,貽害戰局,那才會真的令陛下痛心!今日,大敵當前,賊軍犯邊,本宮豈有不戰沙場之理!今日,大唐的太子可以戰死,但大唐的尊嚴不容辱沒!”

“太子殿下……”

“本宮心意已決,爾等毋庸多言,若有熱血男兒,且隨本宮一道,上城殺敵!”

言罷,李重政來到門口,耳聞關隘上的交戰廝殺聲,張開雙臂,一字一頓道:“來人,為本宮著甲!”

……

戚同文站在洛陽城前,擡頭凝望高聳入雲的城墻,看見城墻上佇立如神兵天將的甲士,心潮如浪起伏,他復又看向寬闊如江海的定鼎門大街,眼神觸及到車水馬龍的人流,悠忽間不禁熱淚盈眶。在他身旁,同行歸來的李谷,也是雙手輕顫,眼眶泛紅。

戚同文喟然而嘆:“定鼎元年,我等奉命前往河西,先行改善河西農事,為河西長治久安做準備,哪曾想,這一去就是七年……”

去時還是弱冠少年,如今已是青年俊彥的李谷,滿臉風沙殘留的痕跡,彼時的洛陽布衣書生,尚有稚氣未退,而今,早已是活脫脫的邊地粗糙壯漢,他眼中閃爍著榮耀的光芒,“七年之間,踏遍河西、安西,數經生死險境,如今終於再見巍峨神都,方知此行不負初心,方知此行雖有千辛萬苦,終是不負男兒志氣,不負國家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