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百年安西都護府,十萬鐵甲出陽關(一)(第2/2頁)

郭子儀力戰平叛,又被皇室猜忌奪權時,他的侄兒郭昕,正在安西都護府,一邊同勢單力孤的同袍一起,與諸族賊寇血戰,一邊不停派遣密使小隊,跋山涉水穿梭敵境,向東聯絡朝廷。

將軍百戰死,壯士百戰死,密使百戰死,第一支西域密使抵達長安時,是代宗大歷三年,距離第一批西域密使出發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五年!當其時,聞知西域將士仍在死守都護府,與十倍百倍之敵浴血拼殺,朝堂之上,代宗與群臣相對而泣。然而以當時的情形,代宗已無法派遣援軍,只得再遣密使,宣慰西域將士。但即便是密使,也多是一去杳無音訊。

郭昕等人等到朝廷來使時,是大歷六年,這是他們以殘缺之軍,血戰不退的第九個年頭。然而來使帶來的只有慰問,並無一兵一卒,安西都護府的將士,在母國之音面前痛哭之後,還得獨自迎敵。

九年過矣,將士血戰,又一個九年過矣,安西都護府的將士還在血戰,再一個九年過矣,大唐將士仍在血戰,又是一個九年過矣……北庭淪陷,天山淪陷,西州淪陷,茫茫西域萬千裏,在吐蕃、回鶻無數異族兵馬的包圍中,郭昕的安西都護府,終成一座孤島……

德宗貞元五年,俗名車奉朝的高僧悟空自天竺歸國,途徑西域,見安西都護府將士血戰守疆,深為震動,於安西四鎮,宣揚佛法、超度亡靈達兩年三個月。

憲宗元和三年,也就是郭昕血戰西域的第四十五個年頭,吐蕃大軍圍攻孤城龜茲,展開了對安西都護府的最後一戰。當是時,萬裏一孤城,盡是白發兵!安西大都護、武威郡王郭昕,與其部所有唐軍將士,歷經血戰,皆戰死城頭。

郭昕與其部曲,一身從遠使,萬裏向安西,他們孤懸塞外,血戰至最後一人,他們踐行了他們作為大唐人的血性與悲壯: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孟平扶起曹義金,他看著對方身後的歸義軍將士,看著這片河西的土地,禁不住熱淚盈眶。

從薛仁貴三箭定天山,到王玄策一人滅一國,從郭昕血戰一生直至死在孤城城頭,從張義潮復興歸義軍收土十一州,從曹義金扛起歸義軍旗幟數度遣使洛陽,到如今他孟平率十萬禁軍西征……大唐的輝煌與無奈,大唐人的激昂與悲歌,在河西、西域這片土地上,演繹得淋漓盡致。

孟平忽然覺得慶幸,慶幸自己來了,慶幸自己帶著大唐禁軍來了,慶幸自己來的雖然晚,但還不算太遲。

……

自沙州向北,便是伊州,伊州之西便是西州,西州之西便是天山,天山南麓有名龜茲者,便是昔日安西都護府所在。

孟平匯合曹義金後,親率前鋒大軍進至沙州駐紮,定鼎三年的隆冬過去之後,意欲西征玉門關以西的八萬禁軍,陸續開進到沙、瓜地界。

定鼎四年開春,孟平率禁軍諸將,與曹義金所率的歸義軍諸將一道,離開沙州城,過敦煌,到陽關一帶巡視敵情。

“北面的河蒼峰與南面的山闕峰之間,有興湖泊、北鹽池、四十裏澤、大井澤等地,我等向天山用兵,進擊西州的回鶻,首先得攻下伊州。”在陽關向西眺望的時候,曹義金對孟平等將說道,他對周邊地形較為熟悉,如何選擇進軍路線,他和歸義軍就是現成的向導,“從陽關北上,從玉門關面向西北行進,都是可以有的選擇。”

孟平對此間地形並非一無所知,軍情處早就到了這裏,一應情報都有匯總,軍事輿圖同樣有繪制,他倒是不甚擔心這些,此時聽了曹義金的話,他道:“有歸義軍和軍情處作為向導,大軍不用擔心路線出錯,不知歸義軍可以出兵幾何?”

曹義金盡顯老驥伏櫪之態,當仁不讓道:“歸義軍將士,盡皆可以西出陽關!”

去年秋冬時節,西州回鶻東犯,雷聲大雨點小,在得到禁軍西征、甘肅被破的消息後,就縮了回去,但饒是如此,歸義軍也才經歷一場大戰,此時未有過多休整,曹義金便有這般態度,孟平身為感懷,遂道:“既是如此,禁軍攜帶的甲胄、弓弩、兵刃,歸義軍能搬多少便搬多少,此番西出陽關,定要三軍齊心,一舉蕩平回鶻,再現安西都護府之輝煌!”

曹義金大喜,眾歸義軍將領俱都神色一震,抱拳激昂道:“謹遵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