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錦繡江山萬萬裏,陽關未必無故人(二)

來的是歸義軍遊騎。

此處已經快要進入瓜州地界,且禁軍正在大舉攻打肅州,歸義軍莫說派斥候入境探查,便是遣大軍前來支援禁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很快,這支百來騎的精銳遊騎,在制造了二十余具屍體後,就讓巴布爾等人乖乖蹲在地上選擇投降。巴布爾等人本就是潰卒,無戰心無戰力,整死吳生是毫不費力,但要面對來勢洶洶的歸義軍正規人馬,無疑沒有這個能耐。

一只腳踏進黃泉的吳生,被閻王一把推了回來,在跪了一地的回鶻戰士群中,唯有他獨自一人站著,怔怔望著這支無數次聽聞其名,卻不見其貌的軍隊,他心中翻江倒海。

歸義軍的事跡,對於生在靈州的吳生而言並不陌生,他們的大名不僅刻在書冊上,也流傳於市井間尋常百姓的交口稱贊中。在朝廷式微,尤其是中原陷於諸侯混戰後,被吐蕃、回鶻攻占了涼、甘、肅等地的歸義軍,孤懸塞外,在群狼環伺之地,為保全大唐在河西、西域的最後一絲血脈,為守住大唐收服河西、西域的最後一絲希望,歷經幾代人百十年血戰。

在這之間,各家個人的悲慘故事不可數計,死前回首東方者不可數計,浴血戰死時猶在大呼王師者不可數計,若說可歌可泣,世間難有可比歸義軍的存在。

吳生早就不是靈州那個未涉世事的小卒,流落河西的這些日子,他歷經了太多辛酸苦痛,是以更加能夠理解歸義軍的不易。

在這陌生的異鄉,在生死邊緣,凝望著這支威武不凡、殺敵如屠豬狗的精銳之師,面對這些剛剛將自己從黃泉拉回來的同胞同袍的面孔,刹那間吳生難以抑制內心情感的奔湧,熱淚不受控制湧出眼眶。

……

歸義軍錄事參軍張金來,在馬背上掃了一眼跪成一片的回鶻戰士,眼神中沒有絲毫憐憫之色,而後他的目光就落在人群中的吳生身上,眸子裏閃過一抹沉思之色,他復又向遠處望了望,看到了大樹下的張金秤和劍子。

襲殺這群回鶻人是計劃之外的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張金秤率先動了手。張金來知道對方必有他動手的理由,眼下看到唐人面孔的吳生,心頭已是有些了然,只是對方眼中淌出的眼淚讓他有所不喜,他下意識認為對方那是給回鶻人嚇住,劫後余生的喜極而泣。

然而下一刻,張金來就收斂了這種心思,因為他意識到自己錯了。

站在回鶻人群中的吳生,忽的身形一正,神色莊重到神聖的行軍禮,而後聲音洪亮的大吼:“朔方軍定遠城戍卒吳生,面見歸義軍同袍!”

是朔方軍?

張金來眉頭微微一皺,大體能夠猜到吳生的處境,遂下馬,正色回禮,“歸義軍錄事參軍張金來,面見朔方軍同袍!”

百日顛沛流離,吳生終於迎來了解救自己的同袍。

百年孤軍奮戰,歸義軍終於迎來母國襄助自己的王師。

在肅州與瓜州邊界,朔方軍遇見歸義軍。

一個意料之外的遇見,一個意義非凡的碰面。

這是今日之中國,遇見了百年前的盛世大唐。

……

聽吳生簡要講述完他的遭遇,張金來不禁露出欽佩之色,“身處數百敵軍之中,而能果斷斬殺敵軍首領,雖然勸降敵軍不成,但這份膽量氣魄也足夠讓人敬佩!”

非止張金來,同行的歸義軍遊騎,也都向吳生投來敬佩的目光,這倒是讓吳生有些不好意思,自覺受之有愧。

“這些人吳郎想要如何處置?”因為敬重吳生的關系,張金來將巴布爾等人的生死決定權,交給了吳生。

吳生默然片刻,“王師攻下肅州之後,這裏便是我大唐的轄境,此處一應軍民,無論戰前如何,都將接受王師安撫,成為我大唐子民。眼下既然大勢已定,這些人也沒必要都殺了,放他們回家吧。”

自打被俘,吳生朝思暮想的,就是回家二字。這些部落戰士雖然前一刻還想殺死他,但他卻不必對他們趕盡殺絕,他願意放他們回家,去過各自或普通或卑微的尋常生活。

張金來對此自然沒有不同意的道理,他是兩次到過洛陽被李從璟召見過的人,自然知道朝廷的行事風格:戰時殺敵毫不手軟,力求威懾一切宵小之輩,戰後安撫百姓則推心置腹,力求讓諸族感恩戴德,心甘情願接受大唐統治。

吳生處理這數十名回鶻戰士的方式,讓張金來不由得高看了他一眼,心知以對方的心性心胸,日後必然大有前途。在往後的相處中,當張金來得知吳生本有可能進洛陽學院時,這種認知就更加肯定了。當然,這是後話。

張金來向不遠處望去,但見劍子正在擰著張金秤的耳朵,也不知在說些甚麽,一副氣憤不已的模樣。對此他早就習以為常,也不覺得有甚麽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