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獨在異鄉為異客,何處是家有家人(三)(第3/3頁)

明清與漢朝,近兩千年過去,可有本質區別?

中國對草原,可有絕對優勢?

沒有。

論文章,從駢四儷六,到唐詩宋詞,到明清小說,歷經蛻變。

論體制,從封建井田,到漢唐郡縣,到明清行省,歷經蛻變。

論保家衛國的最根本力量,軍事思想,軍隊建設,實無建樹。

中國不發展軍事文明。

偶有改變,也是大敵當前,苦著臉不得已做出應對。

從無主動追求進步的。

唯一的明朝火槍火炮,還是建立在元朝的基礎上,並且很快銷聲匿跡。

如是,草原人弓馬嫻熟,善騎射,而彪悍輕死,一朝成勢,中國不能擋也。

中國的軍事文明既然不比草原先進,將士素質又趕不上“窮山惡水”的刁民,最為依仗的軍事物資——戰馬,更是拍馬趕不上,如此,沙場之爭,焉能不敗?

河西、西域之戰,是李從璟提升大唐軍事文明——軟實力與硬實力的一大試驗場。與龐大的大唐軍事文明相比,“閃電戰”的戰術,不過就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而已。

李從璟也知道,要提高大唐的軍事文明,僅靠這些還不夠,最為重要的一點,還得保持大唐帝國的侵略性。

刀不用了生銹,糧不吃會生黴,軍隊不用自然要腐壞。

戰爭,需要精益求精。

發展軍事文明,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