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有人北上去做賊,有人出城去止殺(第2/6頁)

劉知遠、杜重威、楊光遠皆道:“願隨軍帥創立大業!”

石敬瑭滿意的點點頭,“只要能奪下涼、甘、肅三州,則河西之地,可以皆盡為我所有。屆時無論是出西域,還是下三川,皆是易如反掌!”

三川,即是兩川加上漢川之地。

收斂神色,石敬瑭肅然道:“靈州雖然易克,河西雖然易得,但要守住這些地方,卻是不易。河西戰端一開,朝廷勢必引軍來伐,如何抵擋朝廷大軍的進擊,才是我等能否守住河西基業的關鍵!”

劉知遠試探著說道:“河西地形復雜,靈州之西、夏州之北,多為荒漠,我軍依仗地利,足能與之周旋,朝廷即便發大軍來攻,想要速戰速決也難得很。而只要朝廷兵馬不能速戰速決,彼部勞師遠征,物資日費巨萬,必然難以持久,待其兵鋒失銳、人困馬乏,我等再尋機反撲,要敗之並不太難。”

石敬瑭點頭道:“劉將軍說得在理。”旋即又搖搖頭,“不過這還不夠。”

劉知遠聞弦聲知雅意,眼前明亮道:“朝廷兵強馬壯,又有新式投石車,的確不好相與,但若是有人能從旁牽制,引發別處戰端,迫使朝廷分兵,則大事可為!”

石敬瑭笑了,“正是如此。”

他站起身,意氣風發道:“明日本帥去北上草原,與韃靼部、契丹使者相會,更會與河西涼、甘、肅三州使者訂立盟約,待到本帥歸來,即是大事發動之時!”

眾人互望一眼,皆拜道:“軍帥英明!”

議事完,眾人退走的時候,石敬瑭忽然叫住了悶頭耷腦的石重貴。

“方才你為何從始至終都不說話?”石敬瑭看著石重貴問。

“諸位將軍都是軍中宿將,輩分也比孩兒高,孩兒不好隨意說話。”石重貴不說話的原因,自然是抗拒石敬瑭等人謀劃和朝廷作對,只不過在夏州這麽些年,經歷的事情多了,石重貴已經不再像跟劉知遠去截殺歸義軍使者時那樣,有甚麽想法都會說出來,在他的心思跟眾人都不一樣的時候,他學會了隱藏心思。

石敬瑭卻沒有那麽好糊弄,“我看你有心事。”

石重貴知道不下猛藥怕是糊弄不過去了,他可不想引起石敬瑭的懷疑,哪怕只有一絲一毫,於是突然下拜,以頭搶地,悲聲喊道:“請軍帥救河丫!”

河丫,石重貴的妹妹。

當年石重貴逃避戰亂,從幽州南下時,名字還是石青鋒,石重貴這個名字是在被石敬瑭收養後,石敬瑭給他取的,彼時他帶在身旁一同逃難的妹妹河丫,後來被當時還不是曹太後的曹氏收在了身邊,如今卻是身在洛陽。

石敬瑭微微一怔,旋即了然。

可以想象,一旦定難軍跟朝廷開戰,石重貴的妹妹肯定被誅連,投入牢獄必不可免,說不得還會被誅殺。

不過要求河丫,這卻是個難題。

石敬瑭尋思著道:“河丫身在宮城,彼處防備太過嚴密,有軍情處在,暗虎也不好滲透進去……要救河丫,實在是太難……”

不過轉念一想,石敬瑭忽然福至心靈,“然則此事雖難,暗虎拼盡全力,縱然損兵折將,也勢必將河丫救出來,你放心便是!”

石重貴大喜,這喜悅卻是沒有作假,“多謝軍帥!”

等到石重貴退下後,石敬瑭笑而不語,笑容深邃。

作為他石敬瑭的養子,又是演武院傑出的畢業生,石重貴極受重用,在軍中地位非常。

但就因為石重貴地位非常,石敬瑭才不得不留個心思,君王喜歡猜忌大臣,石敬瑭焉能不防著點大將?更何況,如今即將與朝廷交戰。

石敬瑭自言自語道:“河丫……若是她被朝廷殺了,你跟朝廷那或許有的一點情分,也就會在仇恨的沖擊下,化為泡影吧?我石敬瑭的兒子,怎能對朝廷有情分?一點兒都不能有!”

韃靼部的領地,就在夏州正北。

應天,韃靼部之南、黃河之北、陰山之西的一處盛地。

今日,此地有盛會。

草原上憑空出現了數十頂氈帳,遊弋的草原騎兵成百上千,斥候更是遠放數十裏之外,在氈帳正中央,有一頂帳篷格外顯眼,它規模龐大,有被周圍氈帳眾星拱月的意味,而在大帳外面,則有搭建高台,一些人正在宰殺牲畜。

石敬瑭帶領著數百精騎,出現在地平線上,很快,他就被營地中的人出來迎接。

這群人裏面,有兩個人領頭:韃靼部的新任可汗,巴拉西;最受耶律德光看重與信任的人之一,韓延徽。

幾人見禮的時候,巴拉西斜眼瞧著石敬瑭,陰笑兩聲,開口便是下馬威:“你就是被唐朝趕到夏州戍邊,如今有家不能歸的石敬瑭?中原有句話怎麽說來著,喪家之犬……是這樣吧?跟石帥的處境很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