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千百年金陵風月,數不盡君臣過往(二)

楊志業回到府中後,歇息半日,到了傍晚的時候,命家丁護院看好宅邸,他自身則來到東書房,讓仆役們在外間置下近十張小案,再命丫鬟拿出府中的上好茶葉,讓府中的煮茶高手來烹茶。

他今日進宮去見楊溥之前,就已經讓人通知了數位交好的權貴,讓他們在天黑前隱蔽行蹤到府中來密談。

好整以暇的坐在小案後,眼見身材豐腴的侍女跪坐在茶釜前,彎腰曲臀往釜中添置蔥姜,姿態無一處不美無一處不是風情,楊志業倍覺賞心悅目,心情大好。

何謂國士風流?在楊志業看來,雖強敵壓境、奸雄在側,雖大事在即、生死欲分,而能安坐不動穩如泰山,氣定神閑如閑庭漫步。

就眼下而言,就是關乎吳國存亡、楊溥生死的大事亟待定論,而他仍能淡然坐於小案之後,靜觀風情萬種美姬煮茶的恬淡風姿。

當年苻堅率領前秦百萬雄師進犯淝水,前線正在大戰,而謝安不就還在跟人小亭對弈,驟聞大軍得勝而喜怒不形於色、落子如常嗎?這等風流雅態,誰人不想擁有?

“洪國公。”

茶未煮好,而已有人到了,楊志業微笑頷首,示意對方落座,並不多言。

楊志業見堂中的人越來越多,不多時就有了四五個,淡然的面容上笑意又深了幾分。

他與徐知誥有私人恩怨。昔年,他也是跟隨楊行密征戰南北的猛將,雖然當時他還年輕,只是軍中一介小校,但這並不妨礙楊志業以大功臣自居,認為自己應該身居高位、執掌權柄——尤其是在楊行密與當時的老人相繼過世後。

原本他也的確執掌有數千甲士,但徐溫執政後,卻將他的兵權悉數剝奪,雖然給了他國公的尊榮,但楊志業顯然不滿足於這等虛名。亂世之中,唯有兵權才是實打實的依仗。

當然,時至今日,楊志業也早忘了,徐溫之所以剝奪他的兵權,卻是他治軍不力,麾下將校酒後在金陵城中鬧事,打死了人。而後能給他國公之位,已是顧念他跟隨楊行密征戰的舊情。

徐溫死了,這個賬自然就落到徐知誥頭上。可恨的是,楊志業在徐知誥執政、意欲伐楚的時候去見對方,想要重新帶兵征戰,卻被徐知誥婉言拒絕,讓他失去了重掌兵權、在楚地建功立業的機會。

當然,楊志業也不會自我反省,他在見徐知誥,有求於人的時候,仗著自己曾是楊行密麾下將校,態度是何等倨傲。

平心而論,楊志業並不小看徐知誥,但他卻痛恨徐知誥。在他看來,徐知誥擁有的東西,根本就不配他來擁有。手握軍政大權,官將任命只在一言之間,群臣見之無不避讓執禮,這等風流,不該徐知誥擁有,而是該他楊志業擁有!

也是時勢喜人,如今徐知誥四面楚歌,楊志業怎能不四處活動,謀求取而代之?

“諸位既然都到了,我就開門見山。”小案後都坐上人的時候,茶水剛剛煮好,兩者可謂是相得益彰,這讓楊志業心頭更加愉悅,於是以自我認為不凡的儀度,吩咐侍女將茶水送上,而後向眾人不緊不慢的開口,“如今北朝二十萬兵馬圍城,連日來攻城不休,金陵危如累卵,國家危在旦夕,各位都心知肚明。而我大吳何以會落到如今這步田地,其根由何在,其罪責該由何人來擔負,諸位心中可有答案?”

當下眾人紛紛開口,“國家淪落至斯,罪魁禍首當然是丞相府的那位!”

“對,就是當今丞相!”

“依我看,此人哪裏是吳相?分明就是吳賊!”

“說得沒錯,徐知誥不僅是大吳罪人,更是大吳國賊,此人合該被千刀萬剮才對!”

“……”

堂中眾人的反應可謂是群情激奮,這也很好理解,能在林仁肇回師金陵,把持金陵城防和宮廷禁衛後,還來跟楊志業密謀對付徐知誥的人,自然是對徐知誥“苦大仇深”之輩。

楊志業老神在在的坐在小案後,望著眾人義憤填膺,心中覺得很是快意。眾人對徐知誥的怨念越深,便代表扳倒徐知誥的行動越不會有人遲疑。而徐知誥一倒,他楊志業的“時代”也就來了。

“好。既然諸公看得明白,接下來要將此獠繩之以法,讓他擔當誤國誤民的罪責,則需要諸公眾志成城。”楊志業一想到即將取徐知誥而代之,心跳就有些加速,不過面上仍是極力做到不動聲色,只露出與眾人同仇敵愾的情緒。

“國公有何良策,只管說來就是,我等唯國公馬首是瞻!”當下有跟楊志業關系密切的人率先道。

堂中的人大多是精於世故之輩,聽得這樣的話,哪裏還能不明白其中的深意:今日以楊志業為首,謀誅徐知誥,來日也以楊志業為首,來“匡扶”大吳社稷。換言之,這話等於是說擁護楊志業取徐知誥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