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論學堂裏驚天下,十萬王師圍金陵(二)(第2/4頁)

王不器聞言先是一怔,而後感激涕零。如今六部尚書也不過三品,只有尚書令才是二品,知道這是因為他責任重大,李從璟先給他正了名,心中哪裏還能不一片火熱,“拜謝太子殿下!”

“教材編成,抄送演武院一份!”

論學堂之事落幕,禮堂的先生、學生、士子們,不少都已陷入前所未有的巨大驚詫中,對今日太子的“諄諄教誨”一時還無法完全消化吸收,腦海中正是各種思想與念頭,在交替閃現、彼此交鋒、廝殺不休的時候。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

趙普起初被李從璟描繪的未來所震驚,激動得不能自己,情緒稍稍平復後,就雙眼清明神思純定。

今日太子的種種言論,他早在入學的時候就聽過了,而且理所當然的認為“情況不是本該如此嗎?”

學院的許多先生,平日裏可不就是這樣教導他們的?

雖然先生們沒有太子這樣的口才,意思無法表達的像太子那樣全面而動人,但根本上總是不差的。

趙普邊走邊想著,覺得禮堂裏那些大人們的諸多奇怪的反應,真的是太奇怪了。

不時,他的肩旁上就搭了一條小胳膊,李重美的聲音緊接著在他耳旁響起,這廝一邊吃著梨子一邊道:“方才太子一番話真是精彩絕倫、無與倫比,聽得我可是血脈噴張、不能自己——外征四海,在大海彼岸刻下大唐的名字,把腳下的土地都叫作大唐,多振奮人心啊!我日後一定要建功立業,以四海之材養我大唐之強!”

這位與趙普“不打不相識”的公子哥,近來估摸著是學業有所長進,是以恨不得把自己新學的所有好詞都掏出來,也不管它們用的恰不恰當。

少年心性,趙普聽到功業當然也不免激動,抱著書冊道:“內征賊子,外征不臣,天下之大,唐人何處去不得!我日後也要做公輔,為大唐社稷立功勛!”

李重美約莫是沒想到平日裏性子安靜的趙普,竟然也有這等豪情壯志,立即像是看到知己一樣,跳進來雀躍道:“好啊,趙兄,想不到你也跟我一樣!咱們這可算是志同道合了……得去喝一杯!”

“喝……一杯?不大好吧?”

“豪情動人,哪能不飲酒!你不會怕了吧,你方才還說要征戰沙場呢,連飲酒都不敢?”

“誰不敢了,去就去!”

“哈哈……”

兩個十歲的孩子,已經初具雛虎之氣。

教育,得從娃娃抓起。

“少年強則大唐強啊!”李從璟瞥到趙普與李重美,微笑意味深長,他腦海中浮現出二十年後,這些從學院裏走出去的大唐年輕虎狼,並肩征戰四海、治理邦國的場景。

那該是何等美好的時代,何等興旺的大唐啊!

心頭打定主意,等到學院的教育初有成果,就得馬不停蹄將學院之制推向全國,建立中等學院初等學院的分級體制,李從璟收回視線,對跟在身旁的王不器道:“楊愨暫時還可留在學院任教,若是他還抱著先前那套想法,則當立即清除出去,戚同文的想法如何,大祭酒可跟他談上一談。不僅他兩人如此,學院的其它先生亦是這般,學院既然已經建立,往後就是一個挑選適合他的人的過程。”

對此,王不器自然無不應諾。

交代完諸事,李從璟就離開了學院。

查文徽、陳陶、史虛白離開論學堂後,便一直一言不發,直到出了學院,三人站在街上,看人來人往,才稍稍緩了口氣。

“眼下大唐雖然大興貢舉,但取士的科目本就有了諸多變化,偏重經世致用,今日聞聽太子在學院之論,可見這會是日後大唐對讀書人的要求,你我士子該當何去何從?”查文徽感慨道。

陳陶沉重道:“太子之論,恕我不敢苟同。”

“史兄以為如何?”查文徽又問史虛白。

史虛白微笑道:“我倒是不這般認為。朝廷有雄心壯志,難道不是好事?習得文武藝,貨於帝王家,不是自古如此?要我看,讀書人就不該矯揉造作。”

陳陶搖頭,氣憤而又悲痛,“史兄之言,我亦不敢苟同。”

許多日後,陳陶離開洛陽,自此隱遁山林,終生不出。不只是他這樣,很多士子也是這樣,尤其是儒家士子。

李從璟聞知後,不過說了一句“天下士子,良莠不齊,朝廷選拔士子,原本就是擇優劣汰,這些士子自知學識於國無用,主動離開洛陽,是為有自知之明,倒也幫朝廷省了些力。”

又許多日後,查文徽一身白衣,拜入學院,與趙普、李重美成了同窗。

……

嶽州。

城外,四萬殿前軍並及武昌軍,日夜攻城綴,海潮般要將城池淹沒。

“兩軍戰至今日,北賊已然攻城近二十日,未嘗有片刻停歇,若是王師再不來援,這嶽州只怕是守不下去了。”城中,守將面色憂愁的對宋齊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