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識得洛陽風與月,成就帝國軍與政(五)

自打住進住進秦王府,劍子便沒流露過要西歸的意思,歸義軍返回瓜州時,李從璟本以為兩者會一同啟程,誰知前者只是將後者送出城,而後又回到了他那座小院中。

如此出乎意料,以至於讓李從璟再在府中撞見劍子時,還以為他們在路上遇到了艱難,半路折返回來了。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可能,畢竟歸義軍不是單獨回去的。

雖說李從璟暫無往河隴用兵的打算,但歸義軍西歸時,他還是派遣了軍情處的商隊護送。當然,護送兩名歸義軍的軍情處商隊,會留下一批人在河隴紮根,借此機會,軍情處將開始在河隴布置棋子。

府中住進一名武藝高強的江湖劍客,也虧得府邸主人是李從璟,他只當府中豢養了一名護衛,其他全然不去在意,故而容得下劍子,要是換了別的人,事情就不會這麽輕松了。

劍子似乎也很享受這樣不被李從璟在意的狀態,他本就是性子清淡的人,能在府中自由行走,已是怡然自樂。

這讓李從璟很奇怪劍子往先的經歷,這樣的人要麽就是的確閑雲野鶴自得雅趣,待在秦王府跟待在其他地方並無區別,久了膩味了也就自然會離開;再有一種可能,不願回去自然有不願回去的理由,無論這種理由是什麽,劍子都是在逃避。

非常人不可以常理揣度,李從璟能確信劍子沒有惡意,這也就足夠,兩人既然有些舊情,這回又幫助朝廷帶回了歸義軍,容他繼續在王府吃喝,李從璟還是不在意的。

另有一件事,李從璟也不在意。

此番演武院選拔學員後,開學典禮杜千書準備大辦一場,安重榮、趙弘殷作為演武院第一批學員,又是最為成器的兩人,被邀請到演武院出息開學典禮,以激勵後輩。

趙弘殷進京時,帶著家眷來的,往後他會在演武院任教一段時間,故而需得在洛陽安個家。李從璟由此得知,趙弘殷今年得了一子。

作為關心部曲的合格主帥,李從璟不免多問了幾句,當他問及趙弘殷給他兒子取得什麽名字時,趙弘殷的回答震驚了李從璟。

因為趙弘殷說了三個字:“趙匡胤!”

李從璟在意的,是當下秋試與演武院招生的情況。

秋闈放榜,此次朝廷取士一百一十二人,與往年朝廷每回只取士二十人左右相比,這個數量不少,但放遠了眼光看,卻也絕對不多。不少的原因是朝廷新政有成,不多的原因是,即便朝廷加大取士力度,卻也始終持有寧缺毋濫的底線。

此番科舉,值得一提的事有很多,例如今歲朝廷開設的科目,雖沒有盛唐五十余科那麽多:秀才、明經、俊士、進士、明法、明字、明算、史科……但新增了水利、工事、經濟等科,這是之前的科舉中沒有的。

這些科目雖說總共也沒取士多少人,但朝廷引導力度很大,三省六部官員也編纂了教材,學習起來並不難,加之競爭力小,而朝廷給予的官職卻不比其他諸科低,可以想象,日後定會有長遠發展,而這些正是帝國需要的經世之才。

“此次秋試,各科士子表現大多優異,然最令宰相們拍案叫絕的,卻是兩蘇。”李嗣源跟李從璟談起這事的時候,神色頗為愉悅。

科舉中湧現的人才越多,也就意味著人才正更好的為帝國所用,而不是去充實那些節度使、刺史的幕僚機構,被他們私人占有了,這是當世中央與地方的人才爭奪,眼下看來,今年這場爭奪戰朝廷斬獲不少。大勝一場,戰果豐厚,李嗣源自然高興。

“兩蘇?可是蘇禹珪與蘇逢吉?”

“正是他兩人,從璟也聽說了?”

“秋試期間,兩人整出的名聲可是不小,兒臣略有耳聞。”李從璟這話倒是不假,因此番秋試者比較多,正經應試前,士子們免不得相互交流、切磋,以求增長見識、砥礪自身,“兩蘇”的名聲,便是那時候闖出來的。

“兩人學識驚人,亦寫得一手好文章,文章好壞朕看不出,馮相、李相都言好,必是不會差的。兩人朕也見過,觀其言談舉止,卻是讓朕甚為歡喜。”李嗣源笑容不減,“蘇逢吉,精神爽秀,銳意進取;蘇禹珪,堅毅樸實,有中庸之風,而不乏奮進之氣,都是我大唐的英才!”

李從璟笑了笑,蘇逢吉他沒見過,但也聽說此人灑脫任性,蘇禹珪卻是偶然碰到過的,學問紮實,謙遜有禮,可登大雅之堂。然而要說此番參加科舉的人中,他最好看的,卻是並沒有被李嗣源點名的張一樓。

張一樓既然來了洛陽,不可能不去拜會費高章,也不可能不來見李從璟,事實上,張一樓就是住在費高章府上的。

李從璟對張一樓知之甚深,當然清楚此人治學沿襲費高章的風格,所學龐雜而多經世之學,兼而智謀過人,乃是不可多得的有才之士,只不過並不長於文章罷了,故而一時引不起朝廷注意,卻也是正常事。這種人就適合厚積薄發,較之“兩蘇”,往後的路誰走得更加長遠,還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