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識得洛陽風與月,成就帝國軍與政(一)

李從璟身上雖說掛著同平章事的職銜,平日裏卻不必到中書省或是六部坐班,身為親王,開府建牙,自家府邸本就是他的辦差所在之地,如今李嗣源加封他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位比三司,自然要再拉起元帥府的班底,毫無疑問,辦公地點也是在秦王府。

李從榮、李從厚俱為郡王,眼下被李嗣源丟到李從璟面前做跟班,卻也得在秦王府——元帥府辦差。

兩個小子沒什麽軍政經驗,李從璟先安排他們跟著府吏學習,至於官職倒是不重要,因為兩人身上也都掛著檢校司徒、禦史大夫之類的職銜,當然名義上,兩人的官職還是李從璟的“副使”。

元帥府的主要官吏,李從璟從朝臣中拉來一些,也從秦王府中補充了一些,詳盡的不必細說,在李從璟三兄弟之下,仍以莫離為長史,而桑維翰輔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秦王府官吏與元帥府官吏,大體可算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然而不能不承認,元帥府的開立,標志著李從璟麾下的官吏,自此開始了文武分流的過程。以莫離、桑維翰、章子雲為首的軍務派與王樸、衛道、杜千書為首的政務派,正式各自有了隊伍。

文武分流,自然是趨勢,但說來有趣,為首的莫離、王樸等人,卻是軍政機要都得參贊的,這就如同三省六部雖各有事務,但對宰相們而言,軍國大計莫不與聞。

章子雲、衛道、杜千書等人,雖是李從璟麾下,如今卻在藩鎮辦差。只要節度使還有實權,皇子就必然兼任節度使,甚至是主任節度使,這是無法改變的實際情況。

自徐知誥離開洛陽,李從璟的主要精力就投入到了元帥府中,開始著手揀選、編練禁軍的準備工作——在秋收之前,主要也只能是做準備工作。

“首批禁軍,除百戰軍外,孤欲揀選各鎮精銳七千人,將士主要從忠誠度高、戰力不俗、本性較為質樸的藩鎮抽調。幽州盧龍軍、雲州大同軍、晉陽河東軍、潞州昭義軍、青州平盧軍等,是這回揀選禁軍的主要藩鎮。”

議事中,李從璟如是說道。其中,盧龍、大同兩軍為邊軍,有戍邊職責,但如今邊境安定,暫時倒是不用擔心會有戰事,而往後帝國的首場大戰必然是對蜀,故先顧及這個主要矛盾,“禁衛軍第一軍的一萬名將士中,另外三千人自百戰軍中選調。”

如此整編出來的禁軍第一軍,可以說匯聚了整個大唐軍隊中最精銳的將士,不難想象他們將會具有怎樣的戰力。

“有了第一批禁軍作為骨幹,穩定底子,往後抽調禁軍時,則可主要自勢大、桀驁的藩鎮中揀選精銳。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來有利於削弱這些藩鎮的力量,二來也不用擔心不能改造這些藩鎮將士。”莫離進一步作出解釋,藩鎮的精銳被抽調後,除卻邊軍,基本是不會允許這些藩鎮再補充兵源的。

“殿下果真準備將百戰軍裁掉?”議事完後,諸位官吏散去,屋中只剩下李從璟、王樸等人,桑維翰這時發出疑問,見李從璟看過來,連忙補充道:“百戰軍精銳無比,乃國之利器,若是撤軍去旗,不僅是一大損失,對百戰軍眾將士也是不小傷害啊!”

李從璟豈會不知桑維翰內心的小九九,對方這是為他擔心,怕他失了“親軍”,對往後不利,遂對他說道:“父皇與孤對此也有腹稿,百戰軍保留萬名將士,整建制編為禁軍,仍用百戰軍的旗號。另外萬名將士,抽調六千人,與藩鎮精銳另組兩軍,余下的四千將士,留駐河陽。”

“原來如此。”桑維翰恍然。如此一來,整編過後的一萬百戰軍,雖說將士縮水了一半,但既然是保留下來沿用百戰軍旗號的將士,必是如今兩萬百戰軍中的絕對精銳,戰力豈能不精?

當然,這也意味著,現在的百戰軍中,將有一半將士無法繼續享有“百戰軍”的榮耀。

桑維翰內心忽然冒出一個巨大的問號:經此整編的秦王親軍,到底是縮編了,還是擴編了?

這個疑問桑維翰不會問出來,秦王自然也無從知曉,若是秦王洞悉他內心的想法,一定會笑話他小肚雞腸,若是莫離知道他的想法,也會嘲笑他鼠目寸光,若是王樸得知他的疑惑,定會搖頭感嘆一句,你還真是不了解大唐帝國皇帝陛下與秦王殿下的胸懷抱負啊!

整編禁軍,不僅關系到抽調藩鎮軍精銳,也意味著裁撤之前的一部分侍衛親軍與六軍,這是不可避免的,帝國只想編練禁軍,可不想大規模擴軍。

此間之事,對秦王府亦或是元帥府而言,雖是一項大工程,完成起來並無太多困難,唯一讓李從璟略微憂心的地方,在於禁軍第一軍兩名都指揮使的人選。

李嗣源提議了兩個人,都是他最信任的昔日左膀右臂——石敬瑭、李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