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身在俗世無出入,三王風聚江陵城(一)(第2/2頁)

站在國家角度,李從璟不得不對佛門狠一點,對佛門都能狠,對齊己個人就更不用說了。

李從璟見齊己還在支支吾吾,老大不願意的模樣,就有些不耐煩了,自己可是一片好心,施恩施成這幅模樣真是讓人憋得慌,他冷哼一聲道:“胡得生,你也是做過官的人,休得跟孤扭扭捏捏,這件事就如此定下,等孤從荊南回來,你就跟孤回洛陽!”

老和尚聽得“胡得生”這三個字,大驚失色,“秦王怎知……”

“怎知你姓名?”李從璟瀟灑一揮衣袖,轉身離開小亭,“又非什麽好名字,有何需要敝帚自珍的。你有膽量本事跟孤面前晃蕩,跟孤過招,就別想還有什麽私密,一個和尚孤都治不了,還有沒有天理了!”

也就是大唐暫時沒法對楊吳用兵,要不然百萬雄師過大江,掃蕩金陵擒拿徐溫父子,那多爽利,還用得著使用這麽多手段。跟這老和尚糾纏不清,對方一張口就是佛經,李從璟每次聽都要思考一番,才能明白他的意思,真是煩得慌。

胡得生胡得生,怎麽不幹脆叫胡生得了,那樣多爽利。

走到路口,李從璟忽然停下腳步,回頭看向小亭裏迎風而立的齊己,好奇地問道:“林家跟你之間,有沒有什麽齷齪事?”

老和尚很憤怒的說沒有,李從璟將信將疑。和齊己這麽一耽擱,從山上下來,李從璟又碰上了林氏那家子人。昨夜差些給大火燒死,很明顯林氏不打算繼續在蓮花寺待下去了。這家子人裏沒有男主人,據說那是個商賈,沒有閑情雅致陪女眷們大老遠來燒香禮佛——這幫人竟然家在江陵,李從璟真是佩服他們長路跋涉的虔誠。

荊南節度使治州荊州,荊州州治就是江陵。從荊州順流而上,依次是峽州、歸州、夔州、萬州、忠州。忠州就已離渝州(重慶)不遠了。其中歸州州治是秭歸,秭歸上遊隔壁縣叫巴東,那是李從璟穿越前的家鄉——此行若是有機會,李從璟倒是很想去看看——北宋名相寇準,就在巴東縣做過縣令。

林家既然與李從璟目的地一樣,這一路上便強行同行,就輟在大軍後面,據說是為了路途安全。大軍行軍速度不快不慢,確實沒辦法甩掉這些人,李從璟也沒有理由驅趕他們。

出秦嶺就到襄州,李從璟去見了劉訓一面,結果很失望,這家夥的確是個平庸之輩,李從璟實在不敢指望他能在荊南有變時做什麽,歷史上這家夥攻打高季興時,將士在路上就病死了一半。

然則要說接應荊南,襄州的確是最好的選擇,李從璟權衡一番後,將林英丟在了這裏,並給他留下五百君子都。若是情況不利,有林英帶著五百君子都領頭,襄州軍也不至於太不堪。此行進入荊州地界,帶三千人還是帶兩千五百人護衛,差別其實不大。

從襄州南下,隨即進入荊州地界,李從璟由是看到了大名鼎鼎的漳水是怎樣一番模樣。據說漳水流域是煙瘴之地,劉訓帶著襄州軍攻打高季興時,就因為這裏的路不好走,環境太差,加之連日降雨,將士染病甚急,最後死傷慘重,又因糧道不濟,劉訓這才不得不引兵退回的。

荊州南邊是馬楚,馬楚首領馬殷,是楚王而不是楚帝或者楚國王。這楚王頭銜,馬殷始受封於前梁,李嗣源繼位後,依原樣又封了一遍,現今馬殷視大唐為正統,俯首稱臣,跟那位鹽幫幫主、吳越王錢繆是一樣姿態。

歷史上李嗣源遣人攻打高季興時,馬殷主動出兵相助,兵發嶽州。天成二年,李嗣源封馬殷為楚國王,馬殷自此建立南楚國,實際獨立,成為五代時期十個割據政權之一。

馬楚南邊,南嶺之南,就是南漢。

這些姑且不言,且說眼下,李從璟率眾進入荊州後,桃夭夭收到了江陵軍情處傳來的消息。這個消息證實,林家人自報的家門,的確存在。

李從璟看著這份情報輕撫下顎,沉吟半晌,心想難道真是自個兒多疑了,林氏的確是良家婦?

眼看江陵在望,再往前估摸著就要碰到高季興派來接迎的隊伍了,這日宿營後,林氏又搖曳著動人風姿,踩著濃情步調來求見李從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