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天成新政初現世,厲兵秣馬看天下(二)(第2/2頁)

如今,此事又有了眉目。

“要臨陣多發一矢,若是著重於提升弩具發射速度,實不可為,但若是著重於提升射距,則同樣可收獲此效,且效用要大得多。”當時劉老實對李從璟說這番話時,羞得李從璟恨不得找地縫鉆下去,這實在是丟臉丟得太大,俗話說隔行如隔山,這話真是不假。怕就怕明明不知,卻要裝作知道,結果只能是自取其辱。

“新弩研制的如何?”李從璟這回決定不再多話,只問這個問題。

“先前已經提升射距到三百二十步,然則老朽以為仍有提升空間,正在改良。預計成型後,射距可達三百四十步。只不過其間工藝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還有些問題沒有解決。”劉老實道。

“三百四十步?”李從璟與莫離相視一眼,都是吸了口涼氣。

別看三百步與三百四十步只相差四十步,但這乃是一百零五與一百零六的區別,是質變,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可曾命名?”興奮之余,李從璟關切的問。

劉老實應該是成竹在胸,覺得研制成功不用多久了,故而老神在在道:“正待殿下賜名。”

李從璟沉吟片刻,道:“三百四十步,真乃有如神助,不如就叫神臂弩,如何?”

莫離等笑道:“善!”

說完弓弩,便是馬匹、城池攻防器械。

大唐如今據有河套之地——豐、勝等州,此乃歷來養馬勝地,有此馬場,大唐暫不缺良馬,馬匹可以不用多言。至於城池攻防器械,並不是軍備研究處先前著力重心,因而一筆帶過。

接下來要說的,是最後一項研究,也是李從璟最為看重的一項研究——火藥。

火藥用於軍事,在前些年就有了。天佑元年時,楊行密攻打豫章,就用了火藥,只不過注重的功能在於燃燒,而不是爆炸。

當世火藥是黑火藥,燃燒可以,要說爆炸就勉強了。李從璟想要的,就是將火藥改進成為炸藥。要提升火藥爆炸性能,得催動黑火藥向黃火藥轉變,其中關鍵在於兩點,一是研制出硝化甘油,改變火藥配方,二是提升安全性,將導火索與雷管結合運用。

歐洲人做這件事,用了三十多年。李從璟等不來三十年,且不說戰死沙場,他都不確信以這個時代的衛生、醫療水平,他還能不能再活三十年。

至於什麽是硝化甘油——李從璟不知道,火藥配方如何改進,他更是聞所未聞。若是早知道這輩子要穿越,別的姑且不說,首先怎麽都得把炸藥的配方記住了,這絕對是橫掃天下的至尊利器啊!

有了這東西,戰爭的方式都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臨行前,李從璟只能拍拍徐半仙的肩膀,聊以寬慰、鼓勵。火藥如何改進,他實在是愛莫能助,只能提供這麽一個思想、方向。反正徐半仙在信了李從璟口中火藥的威力之後,已經將其作為這輩子一生唯一的事業,五年、十年都不會停下腳步。

對此,李從璟只能衷心希望在徐半仙的有生之年,在他的有生之年,能夠看到這東西面世。李從璟能做的,就是徐半仙要什麽他就給他什麽,除了女人——他覺得給女人只會讓徐半仙死得早些,女人身上又沒有硝化甘油。

視察完演武院,李從璟回到院長辦公室,在這裏,有一份軍事評估等著他過目。

這份軍事評估,僅是題目就足夠觸目驚心,《伐蜀攻略》。

這是經由軍情處、參謀處、演武院三者合作,耗時半年擬定的策略。這份策略,立足於軍情處對蜀中山川地勢、入蜀路線、蜀中兵力布置、各主要關隘城池城防情況的實地詳細打探,而後經過參謀處與演武院的推演,最終形成的手稿。

與之相對應的,秦王府中,李從璟案頭就有一本類似的軍事評估。

那份評估的名稱,叫做:定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