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天成新政初現世,厲兵秣馬看天下(二)

軍備研究處的人向來都是一副瘋子般的模樣,披頭散發者有之,衣衫汙穢者有之,臉花如菜者有之,作為這個時代最特異的機構,李從璟不可避免讓他們的工作最為糾結,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然而,李從璟固執的認為,科研資深人士就該是這番模樣。

軍備大致可分為五類,刀槍、鎧甲、弓弩、馬匹與城池攻守器械。

有唐一代,冶鐵技術得到改善,灌鋼法取代了百煉法,使得這一時期的鐵制戰刀更加鋒銳,橫刀、馬槊等的運用已經達到一個高峰,要突破非是易事。

鎧甲被稱為國之重器,漢時玄甲,魏晉具裝鎧,在此時都被以明光鎧為代表的唐十三鎧所替代,明光鎧等重量更輕,但防禦力卻得到提升,工藝也算冠絕一時。

鎧甲因裝備騎兵、步兵不同而有所差別。南北朝時,因馬鐙的日趨成熟和大量使用,使得騎兵由漢時的輕騎兵向重騎兵發展,人馬皆以重甲防護。然因唐軍主要對手是草原遊牧民族的騎兵,但凡征戰,多以長途出擊為主,因是唐軍雖也有重騎兵的存在,更多的還是輕騎兵。

到了黃巢之亂後,藩鎮爭雄,多以重騎兵為殺招。然則中原多年內耗,使得重騎兵愈發難以組建,當前的騎兵,無論是莊宗的從馬直,李嗣源的左射軍,亦或是君子都,都是輕騎兵。

輕騎兵對鎧甲的需求比之重騎兵,要低不少,騎士雖說甲胄完全,然則裙甲、膀甲都縮短不少,而戰馬更是只護前胸和臉部,為彌補防禦性,騎兵另用皮帶在腿和手膀上固定甲片。

“鎧甲之改善,要從鍛造工藝上著手,變熱鍛為冷鍛,若能得此突變,則鎧甲不僅重量更輕,而且防禦力更強。”李從璟在對軍備研制處提意見時,如此說道,“當然,制造起來也會更加麻煩,但這卻正是爾等用武之地。”

李從璟說的冷鍛甲,最早為西夏人掌握,一副甲胄甲片多達三千片往上,重量卻能下降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防禦力提升更大,同一時期,哪怕是宋朝引以為傲的步人甲,也難與其爭鋒,絕對是鎧甲技藝的高峰。

“若能得冷鍛甲,孤將在軍中重組陌刀大陣!”最後,李從璟如是說道,“一旦如此,來日之陌刀陣,威力必定更勝以往。”

唐朝之後,影響力突出的陌刀陣不復現世,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威力堪稱空前絕後,讓人不能不神往,史說其陣“進如光墻,人馬俱碎,守如城壁,陌刀如墻”,作用可類比後世坦克一二。

軍備研究處的兩位老人,徐半仙、劉老實在聽聞李從璟“冷鍛”的說法後,先是驚愕,而後面露疑惑道:“冶鐵之法,高熱鐵軟,方能改變形狀,若是鐵冷,便是形狀已定,這卻如何再行鍛造?”

這倒是問住了李從璟,他後世那點可憐的物理知識早就還給了老師,哪裏還記得個中細節,能知道冷鍛這回事已是難得了,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沉吟了好半晌,李從璟道:“冷鍛,就是對物料在回復熱度以下進行的鍛造,銅、鐵、鋁在尋常熱度下的鍛造成型,即是冷鍛……”

說了半天,也自覺沒說透徹,於是道:“具體如何,得需要諸位大匠琢磨,孤見識有限,只能以此拋磚引玉,望諸位能不負朝廷厚望。一旦冷鍛之法成,則大唐鎧甲當獨步天下,此為青史留名之功勛。”

既然說不清楚,只能以大義和名利作為誘惑,讓他們自個兒去想辦法了。

徐半仙、劉老實一聽能青史留名,張大了嘴巴,那一向是士子的專利,現在他們也能如此,豈能不心動非常,當下也顧不得再問什麽,連連點頭作出保證。

李從璟微笑點頭,表示很滿意。

刀槍、鎧甲說完,再說弓弩。

除卻旅臂短弩這些小弩,大型弩具一般都是拋射,秦漢時中國弩便已獨步天下,缺點是射速低,因此軍中一般都是弓、弩皆有。

唐軍中的弩一般有四種,射程三百步之伏遠弩,射程二百三十步之臂張弩,射程二百步之角弓弩,射程百六十步之單弓弩。至於旅臂短弩,射程百步左右,短小易攜帶,使用快捷,多為斥候裝備。

除此之外,便是車弩,又稱床弩。車弩十二石,以抽轉車張弦開弓,弩臂上有矢道七條,居中矢道置一巨箭,長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鐵葉為翎,左右各置三支略小箭矢,諸箭齊發時,“所中城壘無不摧毀,樓櫓亦顛墜”,絕對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此前在幽州時,李從璟曾讓劉老實研制改進弩具,要求射程三百步,而能加快發射速度,臨陣能多發一矢。

此事說來簡單,真做起來卻是極難,耗費數年,在李從璟進入渤海時,頗有眉目,後來證明工藝並不穩定,常使弩具崩壞,此事遂罷。而後,劉老實轉而研究強弩,著重提高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