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風卷黃旗過大崗,北境今起無戰事(四)(第2/3頁)

老酋長沉吟不語,阿狸知道他在猶豫什麽,繼續道:“契丹擅亂草原,大唐天朝恨之久矣。前日契丹攻伐渤海,天朝始發兵相制,耶律阿保機遂兵敗渤海,狼狽而回,這些可汗是知道的。今有天朝王師相助,又協我諸部之力,契丹豈能不敗?可汗還有什麽可擔心!況且諸事有天朝王師主持公道,自是有章可循,事後也能保證草原各部相安。”

唐初,太宗文治武功,有天可汗之偉業,大唐始為草原諸部所臣服。太宗之後,大唐相繼平西域、收渤海,威服天下。其軍威赫赫,天下敬仰,其文治昌盛,四夷來朝,無不視大唐為神明。近數十年來,中原內亂不止,但大唐余威仍在。

大唐文治武功,既有軍威不容侵犯,又有漢文化讓四夷膜拜,這是後世很多人無法理解的。

這些事,從李存勖入主中原之後,渤海國仍舊遣使來朝貢便能說明。

從王帳裏出來,阿狸由黑車子室韋族人領著去休息。

到了地方,阿狸並沒有著急進帳,在帳前打發了對方,就站在空地上大口呼氣又大口出氣,欣賞高原風光。

“黑車子室韋老可汗這會兒跟族人商議,也不知何時會有結果,他們不會不發兵吧?”隨從擔憂的問阿狸。

“不會的。”阿狸淡淡一笑,“我韃靼部都能不遠千萬裏來復仇,他黑車子室韋有什麽理由置身事外?別看那老可汗始終一副漫不經心的模樣,可事實並非如此。他能掩飾自己心中所想,他旁邊那個孩童的表情可不會騙人,在我遊說老可汗的時候,這孩子的眼神可亮得嚇人。連小孩尚且如此,這說明什麽?說明黑車子室韋無一日不想復仇。說起來這位老可汗當年可是被契丹殺盡子嗣,唯獨留下了一個孫子,白發人送黑發人,他心裏又如何不恨?我那些說辭,不過是要打消他的顧慮罷了。”

隨從若有所悟,“那他會相信我們嗎?”

阿狸閃亮的眸子裏倒影出雪山平湖的美景,她道:“就算他不信我們,難道還不信大唐?”

她這話說完不久,一小隊騎兵出現在山口,直向部落奔來。馬上騎士進了部落,右手高舉漆木盒,“大唐傳檄!”

看到那隊騎兵的時候,阿狸的神情有些恍惚,她想起了那個人。

雪山高遠,平湖如鏡。

阿狸伸直右臂,握拳,又依次打開拇指和食指,悄悄瞄準了那雪山之巔。

“砰!”

她手腕一動。隨即咯咯笑了起來。

眼如月芽,面若桃花。

……

契丹之東,渤海之北,大海之西。這裏,一場純騎兵的廝殺已經接近尾聲,雙方都死傷數百,在天黑之前彼此收兵。

交戰雙方是契丹遠征軍與本地部落女真。

“呸!都說契丹馬快弓銳,依我看也是他娘的沒什麽卵用,這幫契丹孫子也就剛來的時候叫吼得挺硬氣,越打越沒勁,這會兒跟一群婆娘沒什麽兩樣,早知道這樣,用兵就不用這麽保守,該一仗幹翻賊他娘的!”一名梳著辮子的絡腮胡壯漢啐了一口血水,用女真話罵罵咧咧。

在耶律阿保機親率大軍攻打渤海之際,其分出一部萬人偏師,去征伐女真部,原本是想在攻滅渤海之時,順手將女真也給滅了。只不過當耶律阿保機在渤海戰事失利之後,遠征女真的契丹軍愈發士氣低落,女真遂扭轉戰局,開始連接有勝。

“不過這契丹的刀弓的確是好東西,你說要是契丹國內都這麽富有,咱們乘勝去洗劫他們一番,能賺不少吧?”壯漢對身旁一個坐在地上沉默喝水的精悍青年人道。

“財迷心竅,契丹是那麽好打的?”精悍青年有一對鷹眼,看樣子他才是首領。契丹失利於渤海的消息已經傳來,他心裏尋思著,目前部落估摸著暫時是安全了。然則日後如何?女真勢小,契丹要是緩過勁來繼續對其征伐,女真還是抵擋不住。

就在鷹眼首領沉思的時候,一名族人帶著一支穿著怪異的騎兵到了跟前,首領蹙了蹙眉,覺得這支騎兵的裝扮似有印象,腦海裏迅速搜索著回憶。

“大唐傳檄!”為首騎兵解下腰間信盒。

“大唐?”首領這才反應過來,對方的裝扮乃是唐軍模樣,不過女真並無文字,他也不認識大唐文字。

這卻無妨,因為唐軍來使分明有所準備,隨行帶了翻譯,唐使打開檄文念一句,翻譯便翻譯一句。

待檄文念完,鷹眼首領神色怪異,看向身邊的壯漢,饒有趣味的問:“你剛剛說什麽?”

壯漢怔了怔,下意識道:“契丹富有,若能乘勝追擊,洗劫他們一番,能撈到不少好東西,增加我們的實力!”

首領笑了起來。

……

同樣的檄文,不時也到了尚在歸途的耶律阿保機面前,當病重的耶律阿保機聽韓延徽念完檄文,臉色慘白的半天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