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數年之功見成效,渤海四戰定大局(十二)(第2/3頁)

聽到這裏,王樸驚異道:“韃靼部少說也有兩三萬精銳戰力,襲擊現在兵力薄弱的西樓,本應該是手到擒來之事,沒功成不說,如何還被反戈一擊?”

“此中詳情我等也是事後得知。”使者解釋道,“原來韃靼部在距離西樓尚有數百裏時,便被西樓知曉了行蹤,留在西樓的契丹皇後述律平隨即組織軍力抵抗,在韃靼部攻城時,先是佯裝不敵,將韃靼部前鋒誘入城中,而後驟然伏兵四起,一舉將韃靼部擊退。韃靼部從城中潰退時,述律平親自上陣,領兵趁勢追擊,以區區數千兵力,將韃靼部殺得大潰。當時若非我部及時趕到,將述律平所領之契丹軍擊破,韃靼部只怕要鎩羽而歸了。”

滿座眾人聞言無不面面相覷,雖只是聽人述說,卻也可想見這場戰鬥的兇險,蒙三嘿然道:“述律平這娘們兒倒是厲害,要不是郭將軍及時趕到,韃靼部那幾萬人妄想光復家園,可是癡人說夢!”

李從璟莞爾,他自然是清楚述律平的彪悍程度的,心想述律平雖然是個人物,但這回運氣不好碰到郭威,也實屬無奈。

“之後戰局如何?”莫離開口問道。

“君子都參戰後,述律平只得退回城中,再無力反擊,我部遂聯合韃靼部圍城而攻,卑職離開西樓時,韃靼部大軍正在猛攻城池。”使者說道。

“好,你下去先歇息。”李從璟見使者已經將戰局說完,便放他下去,一路奔波,此人滿面風霜,也是累得不輕。

“怪不得耶律阿保機退得那麽快,原來是後院失火。”莫離輕笑道,看向李從璟,“這倒是個好機會,軍帥打算何以應對?”

莫離這話方落,諸將都眼露炙熱看向李從璟,畢竟這是難得將契丹重創的機會,運作得好,不說亡其國,至少可動搖其根本。如此良機李從璟自然不想放過,正欲開口,桃夭夭進門來,臉色有些不太好看,遞上來一份情報。

能讓永遠一副漫不經心模樣的桃夭夭臉色如此變化,李從璟已能預感到情報的分量,當即展開來看。

看完情報,李從璟面色肅然,對堂中眾人道:“諸位先回,至於往下征戰如何進行,明日本帥自有軍令。”

幽州諸將得令告退,李四平、大明邢等人雖然還有話想說,但見李從璟眉目陰沉,卻也不敢不識趣,都陸續退下。

李從璟將情報遞給莫離,伸手擠壓眉心,心情復雜。

莫離與王樸一道快速將情報瀏覽完,都很驚訝,放下情報,便是以莫離那灑脫性子,也禁不住眉頭蹙起,面露不快,道:“這些人真是瘋了!”

這情報中說的,卻是中原腹地一場性質嚴重、影響巨大的軍變。

戍守瓦橋關的天雄軍都指揮使楊仁,因換任歸向魏州,卻在半途接到李存勖敕令,讓其留屯貝州。時值魏州有訛傳,皆言郭崇韜殺李繼岌,已在蜀中稱王,因是被族滅;又有人言,李繼岌被郭崇韜所殺,劉皇後歸咎於李存勖,已經弑殺皇帝。謠言四起,而官府不能辟謠,致使人心惶惶。

天雄軍由魏博軍整編而來,士卒多為魏州人士,卻因李存勖之令,留駐貝州,有家不能回,以至於怨聲載道。楊仁親衛皇甫暉聚賭失利,惱火之下,竟然糾集徒眾威逼楊仁占據魏州謀反,楊仁不從,竟被皇甫暉殺之。皇甫暉自知威望不足以領軍,便徹夜脅迫了貝州效節軍都指揮使趙在禮,逼其為帥。趙在禮膽小怕事,為免遭毒手,只得應之。

天雄軍遂亂貝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之後一路蹂躪臨清、永濟、館陶等縣,移師魏州。魏州守將昏聵無能,旦夕間被趙在禮、皇甫暉等人攻破城池,亂軍聲勢由此大振。

王樸拿起那份軍報,輕聲念道:“我輩十有余年為國家效命,甲不離體,已至吞並天下,主上未垂恩澤,翻有猜嫌。防戍邊遠,經年離阻鄉國,及得代歸,去家咫尺,不令與家屬相見。今聞皇後弑逆,京邑已亂,將士各欲歸府寧親,請公同行。”搖了搖頭,“皇甫暉這一番話,倒是好一番大義凜然之詞,不過後面這句才是真心之言:三軍怨怒,鹹欲謀反,苟不聽從,須至無禮。”

放下信箋,王樸終是忍不住搖頭,感慨道:“驕兵悍將到了這種地步,鹹有不滿,士卒便敢弑將,將士便敢謀反,這種軍隊要來何用?”

李從璟沉吟不語。兵驕將悍,固然如此,但就如皇甫暉所言,若非李存勖這些年來猜忌功臣,對將士鮮有恩澤,現在也不至於因為郭崇韜之死,而使天下動亂至此。

先前兩河南北屢發大水,李存勖卻不理國政,只顧與劉氏四處遊獵,吃住奢華,護衛動輒過萬,時值地方無糧無財,百姓避之如避蛇蠍,以至於李存勖回都時,將士竟然無糧果腹,四處焚屋毀器發泄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