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南撤又待追兵來,及戰日落慘遭敗(第3/4頁)

在這裏,馬懷遠埋伏了幾乎所有的薊州軍步卒,共計約四千人。

這回出薊州,馬懷遠幾乎是傾巢而出,因為薊州是邊境重鎮,所以屯兵原本就多些,這回為應對與契丹的大戰,雖然李從璟不方便在幽州大肆募兵,但卻讓檀州、薊州、平州,各自酌情增加了一些兵員。五千余薊州軍,除卻留下不到千人鎮守薊州城,其他所有的將士,都出了薊州城。

這處埋伏地點,也是馬懷遠事先就選定好的。到了這裏之後,他讓千騎繼續裝作前行的模樣,吸引契丹軍的追擊,自己登上了一旁的丘陵,指揮戰鬥。

登高望遠,尚不見契丹軍的身影,馬懷遠沉著地說道:“待契丹軍至,放其進入口袋,當其尾陣完全進入口袋後,聽我號令,何煥軍部封住口袋,截斷契丹退路,山道兩側的伏兵同時殺出,沖亂契丹陣型,前面的千騎,再返身殺回。”

這是一個嚴密的口袋陣,各部分都有相當充足的兵力鎮守,一旦契丹軍進入埋伏圈,就能發起戰鬥。

除卻被馬懷遠帶去北境經歷過戰鬥的千騎,其余薊州軍,皆都是步軍。但是丘陵地帶,騎兵施展不開,有利於步軍發揮優勢。在臨出發前,馬懷遠將薊州府庫中的長槍長矛皆盡拿出,裝備給軍中將士,就是為了對付契丹的騎兵。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不久,道上出現了那三千契丹軍的影子。

從出現在口袋外,到前陣進入口袋,隨即主陣進入口袋,再到後陣進入口袋,這個過程持續的時間不短,前後數裏的距離,也不是一個很短的行程。在此期間,馬懷遠一直屏住呼吸,並沒有異動,直到契丹軍完全進入埋伏圈,他才抄起鼓槌,用力擂響了戰鼓。

一時間,丘陵中鼓聲激蕩,角聲回旋,數不清的薊州軍從四面八方殺出,迎向道中的契丹軍。

耶律格孟果真被馬懷遠設伏,陷入其布置好的陣地中,被動迎戰的消息,很快傳到了耶律欲隱耳中。倒不是遊騎速度有多快,而是耶律欲隱此時已經離開了雁南契丹軍大營,親率萬騎,走在接應耶律格孟的路上。

聞聽此言,耶律欲隱雖然小有驚奇,但非但沒有焦慮,反而暢快的笑了起來。他對身邊的幕僚說道:“馬懷遠果咬我魚餌矣!”

幕僚高興的恭賀耶律欲隱,道:“馬懷遠既然對魚餌下口,他的死期就在眼前了!”

耶律欲隱奮然下令,讓萬騎加速前進,馳援耶律格孟,“內外夾擊,務求一戰擊潰馬懷遠!”

耶律欲隱不是沒有想到李從璟也可能安排有後手,但是薊州境內的動靜,他雖然不能說了如指掌,但起碼知道他周邊是沒有唐軍的,如此一來,即便是李從璟果真有後手,也只能從正面而來。正面交戰,那正是耶律欲隱求之不得的事情。

另外,若能將薊州軍擊潰,那麽契丹就能趁勢控制薊州之境。

這意味著,契丹軍就突入了盧龍之內。往後如何征戰,那主動性和可選擇性都大了許多。

是以,耶律欲隱難免振奮。

在耶律欲隱振奮的時候,馬懷遠正在與耶律格孟率領的三千騎激戰。耶律格孟因為知道耶律欲隱會來救他,所以即便是陷入重圍,他也應對的有條不紊。他先是讓前陣拼命抵擋薊州軍千騎的回馬槍,隨即令主陣結陣自固,盡最大的努力減少傷亡。

耶律格孟看了一眼天色,時間早已過了正午,他對左右說道:“只要堅持到日落,大帥的援軍就會趕到,到時我等以優勢兵力,必能將馬懷遠一舉擊潰!”

又接著說道:“此戰勝負的關鍵,就在於我們能不能咬住馬懷遠的薊州軍,只有咬住了,大帥趕到時,才有戰果可得。你我務必力戰,不能讓馬懷遠跑了!”

左右皆連聲應是,耶律格孟遂讓他的部落親兵,沖鋒陷陣在第一線,為整個大軍提升士氣。

馬懷遠看著眼前的戰鬥,眉頭微微皺起。這三千騎的頑強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在陷入絕境的情況下,他們仍然在拼死戰鬥,韌性極佳。他也擡頭看了一眼天色,距離日落尚有一兩個時辰,照眼下戰鬥的形勢,要在日落前結束戰鬥,非是易事。

馬懷遠沒有親自沖鋒陷陣,馬小刀卻廝殺在第一線,對契丹軍的頑強抵抗,他體會得更加深刻。鏖戰半晌,馬小刀從戰場上撤回來,急對馬懷遠道:“將軍,這批契丹蠻子難纏得很,我軍一時難以將其擊潰!”

面容嚴肅的馬懷遠對馬小刀道:“再戰,不破陣,不歸!”

見馬懷遠態度堅決,馬小刀不復多言,再度殺入戰場。

再戰,薊州軍發了狠,穩穩占據上風,歷經多時,契丹軍陣終於大亂。

日落前夕,薊州軍開始轉入瘋狂屠殺階段,眼看契丹軍已經支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