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南撤又待追兵來,及戰日落慘遭敗(第2/4頁)

不追,他此行的任務顯然沒有完成,戰略目的沒有達到,再者就這麽放馬懷遠走了,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但如果追,耶律格孟又有些不太敢追,深入薊州,耶律格孟也害怕馬懷遠,或者說李從璟果真埋伏有伏兵在後面。

好在耶律格孟距離雁南不遠,他將這件事回報給耶律欲隱,讓耶律欲隱來作指示。

耶律欲隱在接到耶律格孟的軍報,得知馬懷遠不戰而退,耶律格孟不費吹灰之力就將薊州邊境重新收入囊中的消息後,他也感到很意外。這樣的意外,讓他陷入沉思中。

“此戰與當年耶律倍殿下與耶律敵刺的營州之役頗為類似,彼時在面對耶律倍殿下與耶律敵刺的大批援軍時,李從璟也是不戰而退,將好不容易收復的營州拱手相讓。今次馬懷遠驟然突襲薊州北境,得手之後,一戰即退,頗有當年李從璟征戰之風。依我看,這樣的手筆,不會出自馬懷遠,而應該出自李從璟之手。”耶律欲隱身邊的謀士對他說道。

耶律欲隱沉吟著開口道:“此番之戰,雖然戰事至今都是小規模交戰,但其實是大戰前奏,這是李從璟和我都了解的事情。我與李從璟的交手,從我襲擊薊州北境的軍堡就已經開始。馬懷遠南撤之行為,是李從璟調度無疑,然而,李從璟如此為之的目的在何處?”

幕僚道:“何不更進一步,去探探李從璟的深淺?”

耶律欲隱皺眉問:“你的意思是,我當讓耶律格孟追擊馬懷遠?”

“不如此,如何能得知李從璟下一步之謀劃?至於李從璟可能會在半路設伏,只需要提醒耶律格孟注意就是,到時縱有不測,損失些兵馬,但能探知李從璟的意圖,些許犧牲也是可以接受的。”幕僚接著道。

耶律欲隱點點頭,“此言有理。”

實際上,耶律欲隱之所以派遣耶律格孟追擊馬懷遠,本就是將他們當做了探路的卒子,在探路的任務沒有完成時,耶律欲隱是斷然不會將他們撤回來的。眼下而言,薊州北境的掌控雖然重要,但與此戰大局相比,仍舊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話盡於此,耶律欲隱當即下令,讓耶律格孟繼續追擊。同時,他下令在雁南的契丹精騎整軍集結,隨時準備出發,並且派遣了萬騎大軍,跟在耶律格孟身後,以隨時應對各種情況。

如何解釋如此安排的目的,耶律欲隱道:“若是耶律格孟沒有遇到伏擊尚好,他大可兵臨薊州城下,到時在薊州境內縱橫搶掠,亦或是破壞薊州農田,都是可以選擇的;若是耶律格孟果真遇到伏兵,哼,我有萬騎精銳在後,足以應對一切意外情況,即便是李從璟親自來了,我有大軍整裝待發,大可前往與其一戰!”

“大帥英明,如此一來,李從璟就真被大帥拖在薊州不能脫身了!”幕僚信服道。

耶律欲隱大笑,饒有深意看著自己的心腹幕僚,道:“皇上的確是令我拖住李從璟,讓他不能增援渤海國即可,但我怎能真就如此為之?”他一甩衣袖,昂揚道:“今我既來薊州,不將李從璟擊敗,不符我之盛名!”

馬懷遠主動南撤,沿路留下了不少遊騎,用以掌握契丹軍的行蹤。耶律格孟所率契丹三千騎尾隨而至的消息,沒過多久就被馬懷遠得知。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馬懷遠眼中露激昂之色,而馬小刀已經喜上眉梢,他期待的看向馬懷遠,道:“將軍,耶律欲隱這分明是用這三千騎做餌啊!”

馬懷遠冷笑道:“若非用來做餌,耶律欲隱又怎會只用三千騎?三千騎,說來不少,要對付我千騎已經足夠,但更深一步看,為準備此番大戰,我薊州軍和其他藩鎮軍一樣,擴軍不少,他那三千騎送到嘴邊,要吃下卻也不是沒有可能。耶律欲隱正是要讓我看到這個可能性,引誘我出手。”

“這還是以薊州軍為主力的看法,若是我等有軍帥派遣的大軍在後,那這冒然突進的三千騎,就非得吃下不可了!”馬小刀笑道。

“耶律欲隱這是投石問路,用心顯而易見。”馬懷遠目露精光,“他要用這三千騎,來探一探我薊州這潭水的深淺,甚至是軍帥所謀的深淺。”

馬小刀嘿嘿一笑,“既然餌出現,我等是吃下這個餌,還是不吃?”

馬懷遠看了馬小刀一眼,“軍帥的謀劃已經給定,你我的準備早已就緒,現在哪有放任魚餌在前,而不動嘴的道理?所謂魚餌,本就是用來咬的,你我不吃下,豈不是辜負了耶律欲隱一番美意?”

“正是如此。”馬小刀笑容燦爛。

“傳令下去,將這三千契丹精騎,引入埋伏圈。”馬懷遠揮手下令。

再往南三十裏,地勢逐漸開闊,所謂開闊,也不是完全開闊的平地,周邊都是丘陵地形。這樣的地形,可以交戰,但對交戰有所限制。凡有所限制者,亦必有它可以利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