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北境邊城戰事烈,廟堂雲譎天下變(二十五)(第2/3頁)

耶律敏似是早有過打算,看著前方悠悠道:“聽說中原繁花似錦,物產豐饒,有吃不完的美食,喝不盡的美酒,數不清的新鮮物什,賞不完的風景,聽不盡的歌謠。本宮又聽說,中原女子溫婉如水,中原兒郎溫文爾雅,中原有幾千年的燦爛文明,遍地詩詞曲賦……本宮很好奇,很想去見識見識。”

李從璟一時不知該作何言。耶律敏眼中的向往和好奇,確如她所說的那樣,分外深刻。比之塞外,中原無異於天上人間,後人有詩贊金陵,“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金主因慕其“重湖叠嶂清佳,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的勝景,始有投鞭大江的志向。

只是,如今的中原,雖然繁華,卻不如唐初了。唐初中原雖然繁華景勝,引得無數異邦之士不遠萬裏前來瞻仰、定居,卻無一國無一人,敢有不軌的心思。而如今呢?今後呢?錢塘自古的繁華依舊光彩奪目,而外邦卻有將其據為己有的賊心了!

李從璟終是點了點頭,道:“也好。”

因思緒飄飛,念及記憶中的那段歷史,他有些意興闌珊,不願再多言。

耶律敏本想讓李從璟給她介紹一些中原事物,剛欲開口,就瞧見李從璟情緒低落的模樣,霎時怔了怔,又見對方眼中似乎含有某種感傷,更是怪異,忍不住想:呀!他這是因為我要與他分別,故而傷感嗎?

一路無話,某日黃昏,李從璟終於抵達幽州城。

當日夜,李存審領幽州官吏,為其接風洗塵。

在這之前,李紹城、李彥超就已率領大軍回到幽州,這時也都在酒宴當中。節度使官衙中有宴飲場所——設廳,足以容納百人。時下風氣開放,邊地民風比之中原,禮教束縛本就少些,是以宴席上有不少官員,都是攜帶家眷一同赴宴,“酒行樂作,婦女列坐,優者與詼諧搖笑”。

這還是李存審遵守禮節,在官衙設宴之故,若是不在官衙設宴,少了這一層約束,場面還會更加張揚。這也是邊地風情。

因自幼習武,李從璟本身身材修長,常年征戰,有剛烈勇武之氣,面容更是英俊,加之近年身居高位,自有一股尊貴之氣。又年紀輕輕,朝氣蓬勃,前日更是屢戰屢勝,特別是大敗契丹名將耶律敵刺、耶律倍,收復平州後,威震幽雲,聲傳天下,正是風頭正勁之時。酒宴上,無論是少婦還是婢女,少有不悄悄仔細打量他的。

應酬之余,不經意間,李從璟總能觸碰到幾道亮閃閃的目光,有時李從璟報以禮節性一笑,對方甚至還會給他拋來一個媚眼兒,這讓他有些感慨,仿佛回到了前世。

身為李從璟正經原配,任婉如也在場,只不過此時她已被一眾婦人圍在中間,如同被眾星捧月般,被各種贊美、套近乎。任婉如是大家閨秀,應付這些自然手到擒來。

李存審身體不太好,不能久飲。宴至中途,他站起身,對在場眾人道:“諸位大多知曉,從璟算是老夫半個門生,如今學生成器,老夫這個做老師的,自然臉上有光。多少年來,幽雲迫於軍力不足,無法阻擋契丹馬蹄南下,以至於契丹蠻賊荼毒邊地數十年不能治,老夫忝為大唐內外番漢大總管、幽州節度使,總領幽雲邊地事,卻不能護得一方安寧,此老夫之過也!”

在場文官、武將聞言紛紛起身,都寬慰道:“大帥一生為國征戰,立功無數,未嘗一敗,何其可貴。有大帥坐鎮幽州,契丹方不能南下一步,中原賴大帥以安,大帥萬勿自責過甚!”

李存審擺擺手,嘆息一聲,隨即又振奮精神,看向李從璟,“老夫無能,此不必多言,然老夫老則老矣,老不頂事,也無話可說,於老夫而言,最重要的,非是老夫自身能如何,而是在老夫之後,後來之人會如何!”說到這,他問李從璟,“從璟,可還記得,大半年前你我在魏州談及邊事時,你跟老夫說過什麽嗎?”

李從璟肅然道:“學生記得。學生當日說,若有機會,當北上幽雲,為九州擊契丹,破其數十年之勢,不使其有貽害中原之機!”

李存審點頭,“那你可記得,老夫是如何回答你的?”

“學生記得。”

李存審對著滿座文官、武將,指著李從璟,大聲道:“老夫當日曾言,老夫在幽州相候,望有生之年,能見你橫刀立馬,出師草原!”頓了頓,在百余雙目光中,李存審端起酒杯,“而今日,你果不負當日諾言,初至幽雲,便領軍收復平州,大敗耶律敵刺、耶律倍。老夫有生之年能看到平州光復,我大唐精騎踏入草原,此乃老夫之幸!從璟,這一杯,老夫代幽雲數十萬軍民敬你!”

李從璟聳然動容,端起的酒杯猶如有千萬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