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北境邊城戰事烈,廟堂雲譎天下變(十四)(第2/3頁)

當日夜,就有摸出城去的遊騎回報,契丹果然有夜遁跡象!

當此之時,自當追擊,一鼓作氣擊潰契丹大軍。李從璟沒有遲疑,下達了全軍追擊的命令。

營州城外,契丹大軍正陸續撤退,黑夜中,耶律敵刺的面龐在火把下時明時暗,他坐於馬背,默然觀看大軍撤退,一言不發。

為隱蔽行蹤,大軍沒有打火把,動作也很輕。耶律敵刺沒有選擇就近渡河北上,而是令大軍悄悄往西面撤退,以求在擺脫唐軍追擊後,再安安穩穩渡過白狼水,退回契丹境內。

“伏擊大軍布置得如何了?”耶律敵刺問身邊的親信將領。

那將領道:“大帥放心,各部皆已就位,只要唐軍敢出城來追,必給他們迎頭痛擊,讓他們有來無回!”

耶律敵刺點點頭,嘆息道:“來時意氣風發,不曾想,不過逾月,就要倉皇退卻,我心甚痛!”

親信將領勸慰道:“大帥何必憂心?今日我等佯裝退卻,而實際上埋下伏兵,只要唐軍出城追擊,必定入我等所設圈套。屆時,一旦擊潰追擊的唐軍,大軍就能殺入營州城內,奪下此城!”

“說的不錯,正是如此!”耶律敵刺點點頭,精神稍作振奮,眼中飽含期許,“紮圖,若你能將追擊唐軍圍而殲之,則大軍尚能反敗為勝,你是本帥肱骨,隨我征戰多年,屢有戰功,是本帥麾下有數的勇士,本帥一直對你寄予厚望。此戰本帥是功成還是身敗,就看你此戰戰果了,你不要讓本帥失望,若你能勝,本帥必定上書皇上,以求倍加封賞!”

紮圖奮然道:“大帥放心,李從璟,黃牙小兒也,若無堅城供其龜縮,敗之何其易也,紮圖定不負大帥所望!”

耶律敵刺勉勵一番,紮圖行禮而退,自去指揮設伏之戰。

看著紮圖的背影消失在黑暗中,耶律敵刺方才一悲一喜的神色悄然不見,化為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冷漠,他看紮圖背影的眼神,淡漠無情,不像是在看出證的勇士,而像是在看沉入河裏的陋石。

黑夜深不見底,便是蘊含無窮殺機也未可知,耶律敵刺看向燈火通明的營州城,仿佛看到了正佇立城頭,俯瞰城外的那個年輕身影。復望了一眼紮圖遠去的方向,他喃喃自語道:“紮圖,非是本帥要你去死,而是你不死,大軍難以安然撤離此地!李從璟固然是黃牙小兒,然其牙未利,而已能斷金,羽翼未豐,而已能振翅翺翔,他如草原上的雄鷹,而你不過是供他狩獵的獵物罷了。”嘆了口氣,自嘲一笑,“這樣的人,又怎能輕視?本帥與之鏖戰逾月,擁三萬大軍而不能勝,若還一味小覷他,豈非太過愚蠢了些?今日夜遁,洋裝敗退而設伏,固然為妙計,應對尋常良將已然足夠,然而要瞞過李從璟,不被他料到、識破,又豈是那般容易的?”

耶律敵刺擡頭望天,但見明月高懸,月外有黑雲遮蔽群星,整片夜空唯留一輪圓月獨領風騷,他神色微動,有感而發:“固知中原人傑地靈,英雄層出不窮,豪傑接踵而生,奈何之前征戰幽雲十數年,難逢一敗,便是如李存審這般名將,也只能龜縮幽州,無法踏足我契丹國境一步!經年累月的勝績啊,已經蒙蔽了狼王清明銳利的雙眼!我等皆以為中原時無豪傑,而我等可以飲馬黃河了!殊不知,中原大地,從未缺乏過熱血敢戰的勇士,亦未曾斷絕過驚才絕艷的將帥……中原有人啊,我大契丹要馬踏中原,何其難也!”

清風拂崗,耶律敵刺往下拉了拉帽檐,扭轉馬頭,隨著撤退的大軍,往遠處去了。

待他走出近十裏地,忽聞身後營州城外隱約傳來喧嘩聲,回頭一看,遠處燈火點點,火光跳躍不停,連成一片,照亮了營州城。燈火中,無數人影往來奔走,相合相離,相撞相鬥,狀若混亂,而又似井然有序。

不消說,紮圖與唐軍的戰鬥開始了!

耶律敵刺勒住馬韁繩,靜立原地,對著營州城的方向,等待良久。

終有一群遊騎奔赴而來,馬上騎士倉皇下馬,急切向耶律敵刺稟報:“大帥,唐軍識破紮圖之設伏,其部為唐軍所敗,已是脫身不能了!”

耶律敵刺微微動容,在馬上遙向遠處略微一禮,“紮圖,待歸至草原,本帥會為你立冢的,你且安息!”

紮圖伏擊唐軍,耶律敵刺理智上雖知其不會勝,但心理上不免抱有僥幸,他也已做好布置,一旦紮圖果真意外成功伏擊唐軍,他就率大軍回援,從而一舉擊敗李從璟。然而,當紮圖之敗的消息被清晰告知時,他的這種幻想隨之破滅,雖有心理準備,亦不免為之感到痛心。作為領軍出征的將帥,哪有人不想戰而勝之的?

耶律敵刺仰天長嘆,頗為悲憤道:“長生天!你不再眷顧契丹子民了麽?!若非如此,唐朝為何會出現李從璟這樣年輕、而卻才華橫溢的妖才?若非如此,唐朝為何會將李從璟派往幽雲,來踐踏我大契丹的國土、屠戮我大契丹的勇士?長生天,為何,為何?為何會有李從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