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北境邊城戰事烈,廟堂雲譎天下變(十三)

李從璟揉揉第五的小腦袋,笑著勉勵道:“你能有如此意念,足慰我心。今日聞聽你言,令我不禁憶起去年,長和城初見時,當時情景,尚歷歷在目,彼時你不過一尋常豆蔻少女,除卻機靈之外,並無我所看重的東西。如今經年未過,而你已成我之臂膀,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第五,一時人傑也!”

這話李從璟雖然說到最後,有些調笑的意味,但嚴肅認真之意不減。第五聽了,很是振奮,握起拳頭,“軍帥,一時大人傑也!”

李從璟再度大笑。

兩人在這邊廂相談甚歡,此時卻還無法得知,在距離營州百裏之遙的遠方,一場大戰正待上演。

經過連日緊鑼密鼓的打探,李榮、趙象爻等人,已經偵得契丹大軍糧道所在路線。群山密林深處,以李榮、趙象爻為首的百余軍情處銳士,並八百“義軍”壯士,從四面八方匯集一處,馬不停蹄趕往約定地點。

至夜,眾人抵達一處山谷口,依照李榮、黃宗等人指令,大隊隱蔽稍事休整,待命進發。而李榮、趙象爻,並黃宗、許伯先、陸君嚴等頭領,則率領一幹隨從,潛伏到視野開闊之地,於高處查看山谷中動靜。

山谷中,燈火點點,清晰可見一片營地,其間人影幢幢。

趙象爻嘴裏叼著一根草莖,趴在地上,道:“耶律敵刺那老賊倒是挺謹慎,觀其營地規模,這幫押送糧草的契丹蠻子,少說也有兩千人吧?”

李榮單膝跪在趙象爻身旁,聞言點頭道:“不僅人數不下於兩千,且護衛嚴密。”

趙象爻嗤笑道:“耶律敵刺這老賊,圍了營州城,明知我大軍出不來,還用如此眾多小賊護衛糧草,還真是奇!”

黃宗接過話頭,皺著眉頭道:“敵賊人眾,倒是個麻煩。”

趙象爻不屑,“麻煩個甚?無非多送我等一些軍功罷了!”說到這,問李榮,“李兄,可已有進攻之策?”

“敵賊雖眾,然我等占據主動,襲營之法,在於出其不意,戰法當力求簡單直接,無非四個字:單刀直入!”李榮道。

趙象爻點頭表示認同,“正該如此。”

從山頭退回,李榮下達作戰指令,“少時戰起,聞號聲進,聞鑼聲退,不可怯戰,亦不可戀戰!黃大當家,你帶領八百‘義軍’壯士,隨我正面突進,迎擊契丹蠻賊;趙統領,你帶領軍情處精銳,直突營中糧草所在,燒毀契丹糧草!”

許伯先、陸君嚴等人雖未隨大軍征戰過,然則畢竟以武立身,平日沒少經歷廝殺,對於太精深的陣戰之道可能不知,但要說正面沖殺,“聞鼓則進、聞金則退”,卻是沒有絲毫問題。聽了李榮布置,三人當下齊齊應諾。

寅時,在山谷中契丹軍士或者熟睡、或者精神困倦之際,經過大半夜歇息的九百大唐壯士,集結起來,隱蔽急速向山谷靠近。在接近營地之後,隨著李榮一聲令下,號角聲突兀在山谷中響起,回蕩不覺,盤旋升高,九百壯士在兩百余騎帶領下,放開腳步,嘶吼著沖向營地。

不等營地中契丹軍士反應過來,九百壯士已經沖至營前。有軍情處銳士領頭,大隊人馬腳步毫無遲滯,弓弩齊射之下,轅門左右的契丹軍士,紛紛從角樓、箭樓上中箭摔下來。

一時之間,營中喧鬧聲四起,契丹軍士怎麽都不曾想到,被耶律敵刺率領大軍圍在營州城,不得出城半步的唐軍,會突然大舉出現在這裏,驚慌之下,營中頓時亂成一團,無數軍士抱頭鼠竄,或者失措驚呼,或者奔走尋找兵刃,或者去牽戰馬,或結眾準備禦敵。

不動如山,動若雷霆,此精銳之師應有之風采,軍情處銳士自然如此。八百“義軍”將士,或許不能打持久戰、逆風戰,但要說憑借一股狠勁往前沖殺,在不講究太多陣法的情況下,並不遜色於誰,這會兒殺進營中,也無需做其他事,但凡看到契丹蠻賊,揮動手中兵刃招呼上去就是,粗暴至極。

這些能被稱之為“義軍”的綠林人士,都是良心未泯之輩,契丹數十年襲擾邊境,殺伐無數,給邊地百姓帶來深重災難,其中不少人之所以走上嘯聚山頭的道路,過著在刀口上舔血、朝不保夕的日子,更有甚者,家破人亡,親人離散,生死永隔,就是拜契丹馬蹄所賜,他們焉能不痛恨契丹?

奈何之前他們雖有心殺賊,但卻無力回天,面對契丹兵鋒,便是連邊軍都沒轍,何況他們這些綠林?邊地男兒多熱血,卻在現實面前不得不苟延殘喘,多少人窮盡一生,空有復仇之心,沒有手刃仇敵之力,最終抑郁而終,屈辱一輩子?

但今日不同。

今日之戰,是這八百壯士,首次主動向成建制的契丹大軍舉起戰刀。非但如此,且極有可能會取得大勝,在如此情況下,誰不是鬥志昂揚,有十分力氣卻硬生生要使出十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