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北境邊城戰事烈,廟堂雲譎天下變(十三)(第2/2頁)

是以,八百壯士兀一沖進營中,一個個都如瘋似魔,拼了命的往前沖殺,見人就撲上去,一頓刀砍搶刺。營帳中、營帳外,到處都是“義軍”壯士奮力殺敵的場景,刀劍劃破了營帳,鮮血染紅了帳布,受傷、死亡的人撞倒了火盆、火把,復又撞倒營帳。

戰有戰法,進退有度,陣型有據,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不是完勝、慘敗,傷亡並不會太甚,但營中的契丹將士卻無力的發現,今日沖進營中的這些“唐軍”,非但裝備沒有章法,戰鬥亦沒有章法,就知道猛沖猛殺,完全是不要命的打法,這讓他們悚然而驚。

陣戰時這種沒有章法的戰法,或許無異於找死,但襲營本就多是混戰,誰攻勢成了誰就能把握主動!

沖的怕愣的,愣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戰場上雖生死是平常事,但那並不意味著,戰場上的將士都不要命,願意死戰的畢竟只是極少部分,眼見這些“唐軍”完全不顧生死,營中契丹將士無不膽寒。他們本就亂了陣腳,抵抗不力,碰到這些壯士,對戰不久就承受不住對方的戰法,心理防線崩潰,丟下滿地屍體,皆張皇而退。

契丹軍一露出撤退之意,且不說趙象爻抓住機遇,帶領軍情處銳士去焚燒糧草,那八百壯士,之前多是只在契丹手裏吃過虧,想殺契丹想了一生,也沒遇到機會,這下見到契丹蠻賊竟然被自己殺退,無不士氣大振,當下哪裏有放跑契丹蠻賊的道理,立即撒開腳丫子,舉著刀劍,緊追不舍,一路砍殺,更顯得不要命了!

“義軍”壯士攻勢愈發猛烈,愈發不要命,契丹軍士就愈是心驚,抵抗就越是無力,撤退已經逐漸淪為單純逃跑!

戰至此處,眼見契丹軍士丟盔棄甲,李榮也是震驚非常。

實話說,他事先料定今夜之戰多半會勝,卻沒想到局勢竟然會呈現出一邊倒的景象,會勝得這般容易,這般酣暢淋漓!然而,最讓其意想不到的,還是“義軍”壯士的戰心,這些嘯聚山林的兒郎,平日為人所輕視的綠林,此時見到契丹軍士,無不像見到仇敵一般,個個都紅了眼,不惜力、不要命的拼殺,展現出來的戰力,讓他驚訝。

什麽樣的人心可用,於戰爭而言,這樣的人心無疑最可用!

“邊地兒郎多熱血,草莽中有真豪傑,軍帥誠不欺我!”李榮心中暗暗感嘆。

原本此戰,主要任務在燒毀契丹糧草,達成此目標便應撤離,然而形勢若此,李榮臨時改變主意,沒有鳴金收兵,且不說戰果可繼續擴大,便是他此時敲響金鑼,只怕那殺紅眼的八百“義軍”,在力竭前也收不住手了。這應該是不利的方面。

但好在契丹只兩千人,倒是不擔心他們還有反撲的余地。

天明時分,戰事已經結束。

山谷中的契丹營地,已經化為一片廢墟,到處都是慘死的契丹蠻賊屍體,很多已經被燒焦,面目全非,化為黑乎乎的一坨,散發著陣陣惡臭。

至於營中的糧草,卻尚有一半安然無恙。這卻是李榮見己方拼戰力就已經勝過契丹,及時制止了趙象爻,這才保住一半糧草。畢竟,營州唐軍也需要糧食。

趙象爻不無得意道:“契丹舉兵侵擾幽雲,多是就地劫掠糧草,作為後勤補給,這回耶律敵刺進攻營州,不僅沒能因糧於敵,自己從契丹千裏迢迢運來的糧食,反而送給了我等,若是他知曉此事,也不知會作何感想。”

李榮也笑道:“耶律敵刺恐怕一時是無法知曉此事了,昨夜契丹軍士,固然有幸運逃過一劫,奔向營州的,但他們離去時,營中尚有大火在燒,只怕耶律敵刺只能得到糧草盡數被焚的消息。”

李榮所料不差,奔逃至營州的生還者,在向耶律敵刺稟報軍情時,確實是如此說的。

營州城外,耶律敵刺大營中並非沒有一粒糧食,但已不能支持多少時日。

在得知糧道被毀,糧食被燒的消息時,耶律敵刺差些氣暈過去。

如今耶律敵刺面臨兩個選擇,或者在營中糧食耗盡前,攻下營州城,或者立即撤兵。前者若是能做到,耶律敵刺也不會等到今日,所以縱然他有千番萬番不甘,眼下也只能選擇後者。

然而此時,耶律敵刺想要退兵,卻沒那麽容易了。

李從璟為這一日,已經準備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