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北境邊城戰事烈,廟堂雲譎天下變(一)(第2/3頁)

今日一早,李從璟帶著數位將軍及百名親衛,出城親至白狼水南岸。此行不為其他,只因契丹已經開始展開渡河戰。

出城之前,李從璟曾於城樓遠望河岸戰事,郭威當時就言道:“契丹幾乎盡數出營,列陣河岸,如此架勢,是打算強行渡河麽?”不免驚奇。

契丹雖有三萬,步騎參半,但剛至此地,開始便不作他念,即刻強行渡河,這讓李從璟很憤怒,他寒聲道:“耶律敵刺太過目中無人!明知我軍準備良久,河岸工事密集,防線堅固,大軍嚴陣以待,仍是一來便強行渡河,如此做派,囂張至極,當我唐軍不能阻其馬蹄麽!”

郭威也覺得被小看,他自從跟隨李從璟以來,帶領君子都征戰無數,未嘗有敗,哪裏能咽下這口氣。向前一步道:“軍帥,請讓末將出戰,若不能讓契丹鎩羽而歸,甘願提頭來見!若有大船,便是殺至對岸,亦非不可能!”

李從璟沒答應,稍事冷靜,道:“且不管他,我等按照既定安排應戰即可。不可因為敵軍不顧章法,便自己行事也沒了章法,那不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自亂陣腳麽。”

到得河岸,李從璟登上一座箭樓,在樓頂平台上手扶女墻眺望。

河面上,契丹軍士乘坐百余臨時趕制的木船,向南岸疾馳而來。前半部分的船頭,張開有拉直的大網,以此來抵擋唐軍的弓箭,除此之外,船側木盾亦不少,將整條船上的契丹軍士遮掩得十分嚴密,更叫李從璟啼笑皆非的是,後面的船只上,甚至有契丹軍士手持大樹枝,利用茂盛枝葉來阻滯利箭的。

“契丹人打造木船的速度倒是不慢。”郭威抱著雙臂,不冷不熱的說。

李從璟沒有嘲諷契丹軍,縱然是敵軍犯錯、作戰不利,他也不會輕視,何況是對手表現得強勁?他道:“首先,看來耶律敵刺為此戰準備很充分,尋常契丹軍士斷然不會打造木船,照此來看,耶律敵刺這回出征帶了不少能工巧匠。其次,契丹木船防備很嚴密,可見耶律敵刺在軍事上的確造詣頗深。”工匠能造船,自然也能造攻城器械,“由此觀之,耶律敵刺不容小覷,章法嚴明已是難得,如再有奇計,那就難纏了。你我當謹慎與其交戰。”專業體現在細節處,行軍打仗也是如此。

郭威收起情緒,嚴肅的點了點頭,拿出平常心來,“軍帥英明,正該如此。”

李從璟笑了笑,“不過耶律敵刺若是憑此就想有所建樹,也未免太小瞧我等了。”

他話剛說完,南岸唐軍的攻擊不復之前那般不溫不火,隨著主持戰事的李紹城一聲令下,唐軍防線中飛起大片巨石,落入契丹木船陣中,在水面上砸出丈高的水花、水注。巨石一旦砸中木船,必定船毀人亡。在此時的戰爭中,投石機擲出的巨石,就是當之無愧的大殺傷力重武器。

木船並非戰艦,用來運人可行,但要抵擋百斤巨石的砸擊就顯得力不從心,一旦被擊中,輕則船木受損,河水湧進,重則船斷翻沉。而無論如何,契丹軍士都不可避免落入水中,草原人懂水性的百中無一,契丹軍中更少有水手,人一旦落入水中,就只有被淹死的份。

木船前的大網,船上的木盾、大樹枝能抵擋尋常箭矢,但卻無法防禦強勁的弩矢。每有弩箭射中大網、大樹枝,無不透體而過,毫不費力釘入契丹軍士身軀中。

巨石、弩矢在給契丹軍造成殺傷的同時,也讓契丹軍士陷入困境,木船上的契丹軍士,無論受傷或者尚未受傷的,都慌亂起來。那被砸中、射中的軍士,慘嚎連連,但有落水者,面對河水對生命的侵襲,更是無助哭喊。這時候,起先攻擊力有限的唐軍弓箭,這時候就有了不錯的殺傷力。

清澈的白狼水,這一片漸漸被染紅。

見契丹的攻勢被遏制,李從璟回頭對丁黑道:“去告訴李紹城,巨石、弩箭省著些用。”

丁黑領命而去,郭威起先是愕然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會意的豎起大拇指,笑道:“軍帥,此舉甚善,末將佩服。”

李從璟微笑道:“耶律敵刺既然有這麽好的興致,想要強行渡河,我作為東道主,自然不能壞了他的雅興,應該陪他好生熱鬧一番。”

郭威哈哈大笑,“耶律敵刺若是知曉軍帥想法,定會氣得咬牙切齒。”先前因為被耶律敵刺強行渡河之舉激起的怒氣,這時已經消失無蹤。

河面上,契丹渡河大軍因為唐軍的驟然發力,而遭受了莫大損失,說是被打蒙了也不為過,畢竟缺少渡江戰役的經驗,不能不吃虧。見己方傷亡頗大,耶律敵刺本欲下令大軍後撤,畢竟是佯攻,無需真去玩命,騙騙李從璟就可以了。

然而,不能耶律敵刺下令,唐軍的攻勢突然又小了下來,空中下餃子一般落下的巨石變得稀疏,弩矢也不見了蹤影,本已寸步難行的契丹渡河軍,又能勉力前行了。渡河軍已經到了河中段,若再努力拼命,說不得有沖殺到對岸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