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平靜湖面暗流動,一時英雄俊人物(第2/2頁)

……

按照中原的說法,耶律倍今年正值本命年。不同於耶律德光的鋒芒畢露,耶律倍無論是容貌身姿還是氣質,看起來都要溫和得多,他總是一副謙和的模樣,平時待人接物也是處處有禮,看起來像是中庸的中原人。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是一個平庸的人,相反,作為一代雄主耶律阿保機的長子,耶律倍自幼聰穎好學,同樣有著常人無法比擬的韜略和見識,他不僅騎射技藝出眾,在軍事謀略上更是有自己的見地。

六年前,年僅十八歲時,耶律倍就被立為皇太子,在契丹國有著非同一般的威望和權勢,這些年來,他身邊的謀臣武將多不勝數,其中不乏精英之輩。他本是帝國最耀眼的星辰,在常年的征戰中立下赫赫戰功,有著旁人不可觸及的榮耀,在契丹國,無論地位權勢,他都僅次於耶律阿保機,是帝國第二人。

然而意外發生在那個和他同父異母的弟弟耶律德光身上,那個當今皇後的嫡子。隨著耶律德光日復一日長大,無從是從容貌氣質上,還是在行事風格上,他都越來越接近年輕時的耶律阿保機,同樣,他的雄才大略也日漸突顯出來,在過往的征戰中,因為年少,耶律德光得以次次都跟隨在阿保機身邊,和他一同戰鬥,關系日漸親近。而作為長子,早已能獨當一面的皇太子,耶律倍卻往往要率領先鋒或者偏師,去為大軍開道,因而不能常伴阿保機左右。

不知是從何時開始,耶律倍發現他和阿保機的距離越來越遠,而耶律德光和阿保機的距離越來越近,當他覲見阿保機還需要通報時,耶律德光已可以直接走進禦書房。阿保機更是無數次在人前提起,說耶律德光在諸子中“英武最類我”。

原本耶律倍並未就此有太多想法,雖然他心中並不太舒服,但他皇太子的權威卻是實實在在的。直到前不久,阿保機任命剛過及冠之齡的耶律德光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讓他出兵薊州,耶律倍終於意識到,事情已經不再朝著他預想的方向發展。

要知道,之前若是有小規模出征中原邊境的任務,都是他耶律倍掛帥!而這次,他被晾在了西樓,只能眼睜睜看著耶律德光威風八面的出征!

耶律倍,終於感到了莫大的威脅!

還好,耶律德光在葫蘆口遭逢慘敗。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將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權力,牢牢握在手中!這讓等著阿保機收回這項任命的耶律倍,坐不住了!

這幾日他常對心腹說“耶律德光何德何能,父皇竟然偏心至此!難道父皇忘了,他不只有一個兒子嗎”?!

耶律倍知道,這其中一定少不了那個女人在作祟!

連日來耶律倍心情都談不上太好,雖不至於自暴自棄,但郁悶之下,也常常出入煙花酒肆之地。

而今日,在這座他經常光顧的酒肆,正當耶律倍借酒澆愁,喝得興起的時候,一個中原人打扮的年輕人,未經他的允許,推門走進了他的雅間。

被打擾的耶律倍心情更差,他幾乎就要怒吼著將來人轟出去,這個時候他可沒有心情顧及太多禮儀。禮儀?那都是酒足飯飽之後的消遣罷了!

“尊敬的皇太子殿下,我是中原商人李京,我想你應該聽說過我的名字,從耶律德光那裏。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你應該有興趣和我聊一聊。你知道,這對你完全沒有害處,不是嗎?”那個年輕的中原人,一句話就讓他成了耶律倍今日唯一的酒友。

……

西樓城驛館。

渤海國王子大明安,正在開著窗戶的房中和李四平對弈,黑白棋子密布棋盤,犬牙交錯,局勢正在緊張的時候。全名大明安的王子,凝神望著棋盤,細細思索著,他對面的李四平,則始終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似乎已是勝券在握。

兩人一邊對弈一邊低聲說著話。

“據可靠消息,西邊兒有幾個部族正在調兵遣馬,似乎想要和阿保機開戰。”李四平下著局中棋,說著棋外事,一心二用而猶能遊刃有余。

明安落下一子,聞言有喜色浮上眉梢,“這可是好事情!”

不同於明安的每一步都要深思熟慮,李四平落子如飛,“只不過這幾個部落勢力太小,雖然憤而起兵,只怕經不住契丹軍隊一掃,於大勢無補。”

明安眼神稍稍一暗。

這時有人敲響房門,響聲是兩人熟悉的節奏,李四平於是開口讓來人進門。

進門的是個渤海國隨行的官吏,他遞給李四平一個小竹筒,就退了出去。李四平從竹筒中取出一張寫滿字的紙,看了兩眼之後臉色一變。

“何事?”明安的目光仍舊在棋盤上,頭也不擡的問。

李四平肅然的將紙張遞給明安,“是探聽到的有關李從璟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