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天 京(第5/8頁)

為了強調天京與妖穴有別,東王楊秀清告誡太平軍眾教徒,結束男女分營的時機尚未到來32。凡有男子強暴婦女者,即使是戰績卓著的廣西舊部,也必須處死。已婚的夫婦不得幽會,一旦抓到,嚴懲不貸。有人會想逃避禁令,上妓院去尋歡作樂,但這也嚴令禁止,且采取連坐處罰;妓女、嫖客一旦查獲,不僅嚴加懲處,還要罪及家人。只要舉報行為不檢,都會另受獎賞33。男同性戀亦受嚴懲:十三歲以上協同犯罪者,斬首。如果一人不足十三歲,另一個長於十三歲,則不足十三歲者免死,長於十三歲者斬首。若主犯不滿十三歲,也得同樣受死34。甚至男子送衣物到城裏婦人處去洗刷或縫補也須詳查,因有此密切接觸,日久生情恐難免,故一經查實,將予嚴懲。為了不犯此罪,男子須自行清洗、縫補衣物35

太平軍在南京也分男營女營,一如在武昌。在營中,人人按性別和職業分入各“館”,一“館”有二十五人。城鎮生活不同於鄉村生活。在南京,為了讓人人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只得放棄共同勞動的夢想,走上專業化一途。這些“館”,有的專為磚匠、木匠、飾匠所設,也有專為裁縫和鞋匠所設,有的還專為做牛奶、面包、醬油、豆腐的人所設。此外還有醫療館、消防館及喪葬館。所有的工匠都是為公益而勞作,從聖庫中領取應得的食物36。婦女則集中於女館之中,大多住在南京城新華門一帶,接受女官(多是廣西女兵)的統制,二十五人為一“館”。太平軍攻占南京附近城鎮之後,女軍的數量急速增加。37

為了使這些新攻下來的城鎮成為防禦陣地,太平軍在此禁止商貿活動,商旅不得居於城內。婦孺以船送到天京,留下壯丁來戍衛。而離了家園到南京的人,聖庫也照管其生活所需。在受戰火肆虐的城鎮(包括南京在內),為了保障安全,禁止商業貿易。所有交易只準在城門一帶進行,當地農民很快就設攤賣魚賣肉,甚至買賣茶葉。不過太平軍的軍官還是經常進行盤查,強令各攤鋪須按性別進行買賣。有些東西規定只準賣給男性,有些只準賣給女性。所販售的貨物有些是從鄉下買來,有些則是搜奪來的,有的還是私下以物易物換來的。38

天京城中居民應對太平天國的新規章,反應各不相同——有些人躲起來,有些人計劃逃跑,有的人則在水中投毒或企圖推翻太平軍,有些人則以不同程度的熱情加入太平軍,希望恢復家庭生活39。對於許多人來說,還有額外的工作機會。太平軍的卒長、兩司馬及伍長控制所屬家庭過著簡樸生活,但太平天國又增加不少男官女官,底下的助手和隨從也隨之增加,正如東王代天父傳諭洪秀全所言:“天父天兄降下仁慈,給我們派來二兄下凡作天下萬縣的真主,並建天京,日常的大事宜多而雜,需有人在衙中幫手。”40

太平天國官設六部,以《周禮》雅名名之——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這些多為虛位,真正任事的是屬下五十多個部門。這些部門機構主要負責監督太平天國聖庫及谷倉的財物供給,管理炮藥庫藏,以供太平軍作戰所需,並負責制造戰船,供給衣袍刺繡予諸王及宮中女官,執行天國法令聖諭。另外還有專人負責采購食油、鹽、木柴等,專設金匠及供給淡水者。41

有些東西必須結合好幾種手工藝,如太平天國的首領為自己設計的新帽便有祥瑞圖案與書法。洪秀全冠上有一扇式帽檐,上綴雙龍雙鳳。洪秀全以下諸王則在冠額上繡雙龍單鳳。洪秀全的禮冠上繡“滿天星鬥”,下繡“一統山河”,其他三王之禮冠各繡一行字。東王楊秀清冠上為“單鳳棲於雲中”,北王韋昌輝為“單鳳棲於山岡”,翼王石達開冠上為“單鳳棲於牡丹花上”,帽額一邊加繡一蝶,或許是石達開年紀輕一些的緣故。42

有些技術總是需要的,大夫就是其中之一。太平軍逼近南京時,許多精於醫道的士人已逃到上海等地避難去了。像南京這麽一個大城市總有疫病之虞,如今又有戰爭所造成的急迫需求,如醫治傷患,照顧與家人失散的婦孺,還有東王楊秀清的眼病耳疾要醫治,他在紫荊山時曾因病而不能掌權。於是北王韋昌輝發布太平天國詔令,廣征太平軍所轄地區內能治眼病、小兒痙攣等病症以及專擅婦科之人,向該地太平軍將領申報姓名,嗣後將由專人護送至天京,如果真有本事,則封以高官,另賞一萬兩銀子(每兩二十八克多)。事成之後(期限長短未作規定)再將之平安送回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