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第2/2頁)

28 《太平叛亂》,108頁,轉引《天命詔制書》,載於《印書》,12b頁,“貴妃”。

29 《天兄聖旨》卷二,28b頁。

30 《太平叛亂》,166頁,轉引《幼學詩》,載於《印書》,9頁。“夫道”一節第三行,對丈夫的形象比喻見諸橋徹次《中文大詞典》的相關詞條;“妻道”一節第三行,對妻子的形象比喻是“牝雞若司晨”,有點像英語中的成語“如女子穿褲”(if the woman wears the trousers)一般。

31 《太平叛亂》,129—130頁;簡又文《太平天國典制通考》第二冊,1251—1259頁,對有關論據進行了研究,並列出人員名單。《太平叛亂》,191—192頁,洪大全供詞;據洪大全估計,1852年洪秀全在城中有嬪妃三十六人,離開時,隨同者仍有三十人左右。但是,關於洪大全的身份、頭銜及其供詞真實性方面,長期以來,史學界都爭執不已。參見《太平叛亂》,187—188頁;郭廷以《太平天國史事日志》,153—155頁;簡又文《太平天國革命運動》,84頁。

32 《太平叛亂》,110頁,轉引《天命詔制書》,載於《印書》,14頁。

33 鐘文典《太平軍在永安》,106—107頁。

34 《太平叛亂》,109頁,轉引《天命詔旨書》,載於《印書》,13頁。

35 鐘文典《太平軍在永安》,122、127頁。

36 簡又文《太平天國革命運動》,83—86頁;鐘文典《太平軍在永安》,127頁;《太平叛亂》,191—192頁,洪大全供詞;柯溫《自述》,83—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