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靈犀一點通

有一天,兒子對我說:“老爸,你拍的一張照片被貼在網上,叫大家認一認他們是誰。”原來,當年我在馬祖拍的這些小學生成了當地人想要辨識的對象。

那時我在電視公司旗下刊物工作,自告奮勇接下別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任務。農歷春節期間,電視公司邀演藝人員到外島去勞軍。搭的是運補軍艦,冬天海浪洶湧,十幾個鐘頭的航程能把人暈得死去活來。我服兵役時幹海軍,早就暈慣了,而且打著如意算盤,想趁機捕捉嚴禁拍攝的戰線平民生活。

那個年代沒衛星電視,錄像帶也尚未發明,由台灣來的明星歌舞表演,可是馬祖所有人盼了一整年的盛事。雖然我們是來勞軍的,卻整整一星期都被奉為上賓。在多少營區表演了幾回,我早已記不得了,可是那幾處具閩北建築風格的漁村卻依舊印象鮮明。面向大海,由巖石砌成的碉堡狀山城——北竿鄉的板裏就是其中之一。

小學和軍營只隔一道墻,歌星在台上表演時,孩子們就坐在學校的操場上觀賞。朝舞台取了幾個鏡頭之後,我把相機轉向孩子們猛拍。由於是在遠處用望遠鏡頭把畫面拉近,所以不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當然,還是有孩子發現了我,其中一個還用他自己的方式跟我打招呼。我立刻挪動構圖,以這個小調皮為主角,在按下快門的那一刻,自己也不禁跟他一起笑起來,深深感覺到那份與被攝者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可貴。

那群學童如今已成為分布在社會各階層的中年人,而這張照片也成了那個時代他們的共同回憶。藝術原本取自生活,這張照片能在二三十年後回到人間,與一群人又產生了關系,想想,還真教人欣慰。

連江縣馬祖,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