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慈禧前傳 第六章(第4/12頁)

“嗯,嗯。”西太後點點頭,表示滿意,總算有了一句比較實在的話了。

於是兩宮交換了一個眼色,東太後便說:“一路來也辛苦了。先去歇歇吧!”

“是!”恭王站起,跪了安退出煙波致爽殿。

一出殿,史進忠領他到一間值班太監待命閑坐的屋子裏去休息,沏上好茶,裝來四個果盤,左一個“王爺”、右一個“王爺”,大獻殷勤。恭王心裏明白,這是有所需索,便伸手到靴頁子裏去掏銀票,手一伸進去,方始記起,銀票倒帶著兩張,一張一萬,一張五千,照一般的規矩,不過開銷一兩百兩銀子,這兩張銀票的數目太大了。但苦於隨從不在左右,無法取一張小額的銀票來,而這個“開銷”,可又既不能欠,更不便找,只得咬一咬牙,拈著那張五千兩的,隨手遞了給史進忠。

“你分給他們大夥兒,買雙鞋穿吧!”

史進忠一眼瞄過去,正好掃著“五千”二字,始而一愣,繼而大喜,笑容滿面地先請安後接銀票,接了銀票再請安,然後轉身把手一揚,略略提高了聲音說:“都來!謝王爺的賞。”

那些太監一看史進忠的臉色,就知道賞得不少,頓時紛紛趨附,很快,很整齊地站成兩排,仍舊由史進忠領頭,一起替恭王請安道謝。

等那些太監退後,史進忠單獨上前,躬著身子,小聲說道:“肅中堂派人來傳了話,說等王爺一下來,就請到他府裏去,二宮門口,套著車在伺候。”

“好,我這就去。”

“晚上我在到公館去給王爺請安。上頭如果有什麽話,我隨時會來稟報。”

一看這神氣和這番話,恭王不心疼那五千兩銀子了!因此,說話的態度也不同了,“你不必來!來了我也不見。上頭如果有什麽話,等我進宮的時候,你跟我說好了。”“是,是!”史進忠滿口答應著,“王爺有什麽差遣,盡管吩咐。”說著,親自把恭王送到二宮門口,等他上了車還請了個安。

護衛隨從,前呼後擁著到了肅順府第,主人開了中門,親自迎接,陪客早已到齊。除了顧命八臣以外,另有恭王的一兄一弟:惇王和醇王,主客一共十一位,都換了便衣,先在水閣閑談。

也不過剛剛坐定,聽差來通知肅順,說有戶部司員,從京裏趕到,有要緊公事稟報。

“你沒有看見有貴客在這兒嗎?”肅順申斥聽差,“為什麽不告訴他,有公事到衙門去接頭。這會,我那兒有工夫見他?”

“原是衙門裏的‘筆帖式’陪了來的,說有一樣要緊東西,得趕快給中堂送了來。”

“好吧!”肅順站起來告了個罪,出去見客去了。

不到一盞茶的工夫,肅順重又回到水閣,春風滿面,顯得極其高興。他身後跟著一名聽差,手裏捧個扁平布包,走進屋子,把布包放在大理石面的紫檀圓桌上,解了開來,裏面是俗不可耐的一板銅錢。

“老六!”肅順大聲叫著恭王,“你看看,‘錢樣子’!”

這一說,紛紛都圍了上來,細看改元以後新錢的樣本,上好雲南銅所鑄的大錢,正面漢文,背面滿文,漢文四字:“祺祥重寶”。拿在手裏沉甸甸地,令人滿意。

恭王頗為驚訝,也有警惕,肅順處事,一向果斷明快,在這件事上,尤其神速,改元的上諭頒了才幾天,新錢已可開鑄,不能不佩服他辦事認真。同時他又想到,一旦新錢通行,物價下降,小民擁戴,四方稱頌,那時肅順的地位便很難動搖了。

因此,他在大大地恭維了一番以後,隨口問道:“新錢什麽時候發出去啊?”

“照規矩,應該在‘祺祥元年’通用,才算名副其實,現在市面上現錢缺得厲害,只好通權達變。我想,一行了登極大典,就發出去,也算是恭賀幼主嗣位的一番心意。”肅順得意地又問:“你看,我這個打算如何?”

“好極了!”恭王乘機說道,“照此一說,應該早早回城。”

“那全在你了。”

“怎麽?”恭王愕然,“‘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與我何幹?”

“你不是總攬‘在京留守’的全責嗎?總要你那兒都妥帖了,才能回城。”

“六哥!”恭王不悅,“怎麽著?你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妥嗎?在京的人,身處危城,苦心撐持,好不容易把個‘撫局’辦成了,今日之下還落了包涵,那不叫人寒心嗎?”

肅順哈哈大笑,拍著恭王的肩說:“老六,你到底還年輕!一句笑話,就掛不住了!好啦,好啦,別發牢騷了,回頭罰哥哥我一杯酒。”

那大剌剌的神情,自然令恭王不快,但轉念一想,正要他如此驕狂自大,疏於戒備,才便於行事。因此,心裏的不快,立刻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