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血染多鐸王府(第3/6頁)

“方外人問這些幹嘛,大轎裏坐著經略洪大人。”

說完徐繼志掉頭就走。

“那麽,那暖轎裏坐的是何人呢?”

“不知道!”

“先生,你方才在大轎旁說話,豈會不知暖轎裏是什麽人嗎?“就請你告訴方外人,這有何妨?”

劉嫂見有人纏住徐先生不放,就說:“你這和尚真會蠻纏,你到底要問個啥呢?”

“咦,您這位大嫂既知,就請您發發慈悲吧。”

“真討厭,一個出家人,打聽人家內眷做甚,徐先生,我們還是走吧。”

“對不住二位施主,出家人是想打聽這行轅裏是不是有個姓董的女子。”

劉嫂一聽臉色驟變,一旁的徐繼志也怔住了,正待開口,那和尚一看這情形,就多少知道了一些,便對劉嫂低聲說:“貧僧是從如臯趕來的,這位大嫂是姓劉嗎?”

“你,你怎會認得我姓劉?”劉嫂聽後大驚地問道。

“實不相瞞,我是為董小宛才來這裏的。”

“老天!那暖轎裏正是董小宛呀。”

“哎呀”一聲,那和尚提著方便鏟掉頭往東追去。

劉嫂跟著徐繼志來到徐家,還沒坐下,徐繼志就問劉嫂:“這和尚來得蹊蹺,嫂嫂你見過嗎?”

“沒有。”

“那麽他怎麽會認得你呢?這裏面一定有文章,他一定是去追董小宛去了。”他馬上站起來對韓氏說:“娘子你陪著劉嫂,我先到行轅去觀察一下動靜,恐怕要發生什麽不測的事了。”

徐繼志剛到行轅不久,正喝著當差的送來的一杯茶,就看見洪承疇的親信滿頭大汗地跑來。

“洪大人叫徐先生快去,那個董小宛死了!”

徐繼志聽後也吃了一驚,沒想事情會發展得這麽快,比預料中的情形更嚴重許多,他忙騎上一匹快馬,奔多鐸的行邸而來。

對於董小宛的死,徐繼志只是從那些隨從那兒道聽途說來的。他趕到豫王府行邸時,董小宛已經死去了,一塊白布已蓋在董小宛的身上,殷殷鮮血浸透了床單。

洪承疇正臉色蒼白地站在那裏,看見徐繼志趕到後,就馬上對他叫道:“快把這賤人擡出去,隨便埋在亂冢裏。”

徐繼志趕忙叫人擡著董小宛的屍體出了行邸,然後就直奔七裏山塘的一所尼姑庵,並叫尼姑們把門關上,不許放外人進來,一面叫人備辦棺木衣衾,一面派人去接娘和劉氏。正在料理之際,先前遇見的那位和尚進庵來了。徐繼志不解地看著他,然後轉過身去責問尼姑:誰叫你們放人進來的?

“徐先生,你不是奉命埋葬董小宛的嗎?貧僧是來誦經超度的,有何不可呢?”然後他轉過身對尼姑們說:“不論何人到此,都要先請示徐先生,聽見麽?”

徐繼志看著這情形,知道這和尚不是一般的人,便低低問道:“大師父你……?”

“你去叫劉嫂了嗎?”不等徐繼志問完,和尚便先說道:“告訴你吧,我是特意來搭救董小宛的,可惜來得太遲了。請問徐先生,你知道她是怎麽死的嗎?”

“不甚清楚,聽那些隨從講,董夫人是撞墻而死的。”

“真乃烈婦也。”那和尚贊嘆地說。

“不知師父法號怎麽稱呼?”

“貧僧法名嚴戒,和冒辟疆是結義兄弟。在如臯聽到此信,就星夜兼程地趕來,竟然未救出活人,那麽我也只好把屍身弄回去了。”

“這埋葬?”

“那好辦,橫豎去備了棺木,葬個空棺材如何?”

“路途遙遠,這死屍怎麽好走呢?”

“這個我自有法子,如果我沒些法子,我趕來還有何用呢?”

龍蘭坐在那裏正打算誦兩卷金剛經,超度超度死魂。就聽見劉嫂在外面哭叫著妹妹走了進來,她後面跟著的韓氏也淚流滿面。龍蘭趕緊上前勸阻說:“劉嫂,現在不是哭的時候,先料理小宛要緊。”接著他又說:“這裏師父已燒好了熱水,你和徐夫人先替小宛洗幹凈換衣服吧。”

龍蘭和徐繼志走出院來,四面看了看,見有一柴草房,推門進去一看,裏面堆放著許多木柴,他挾了幾節大柴往棺材裏一放,然後將棺材往上一拎,嫌輕了點,又搬了塊石頭放進棺材,再試了試,說道:“差不多了。”看得徐繼志目瞪口呆。

“師父埋掉空棺材,這死屍又怎麽辦呢?”

龍蘭正要開口,只見韓氏慌張地開門跑出來向這邊招手:“還活著呢。”

徐繼志又驚又喜,忙問:“真的嗎?”見韓氏點點頭。徐繼志連忙招喚龍蘭,低聲說:“她活過來了。”

“這就再好不過了。”龍蘭說完暗暗念了聲阿彌陀佛。

董小宛是在劉嫂的痛哭和呼喚中舒醒過來的。正當劉嫂和韓氏拎著水桶、木盆進屋來掀開被子時,聽見董小宛發出蚊蟻般的聲音:“姐姐。”劉嫂正在痛哭中,並未聽見,在一旁的韓氏卻聽出了這細弱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