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北魏末期的中原大動亂(第4/6頁)

在北魏遷都之後,原本占有重要地位的六鎮,也就成了被國家遺忘的角落,特別是隨著北魏均田制、租庸調制等政策的實行,原先享受免稅特權的邊境士兵們,也要和內地的平民一樣,履行完糧納稅的任務,經濟負擔日益沉重,待遇日益低下,生活日益貧困。而世襲帶兵的當地將領們,他們早年都是鮮卑民族的老牌貴族,世代有崇高的聲望,因為遷都,他們的身份被邊緣化了,心理的落差和生活狀況的改變,也使他們心生怨氣。最讓六鎮軍隊失望的是,在北魏遷都之前,因為六鎮拱衛平城的意義,六鎮的軍人一旦在戰爭中立功,很有可能得到提拔,甚至會得到機會進入中央為官,但隨著北魏的遷都,這個機會也就不復存在了。北魏從魏孝文帝開始重文治,采取以文制武的策略,軍人們辛苦打仗,得到的利益卻微乎其微,他們偏偏手中又掌握著武器,這自然成了北魏北方的一顆定時炸彈。

北魏政府這時期做的事情,相當於給這顆炸彈加火。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對於普通的鮮卑族士兵來說,能夠進入六鎮效力,哪怕成為六鎮中一個普通的士兵,都是鮮卑族人無上的光榮。六鎮戍邊的機會,原本是鮮卑人擠破頭皮爭搶的,後來隨著北魏的遷都,六鎮的身份自然越來越不值錢,士兵也經常逃亡。北魏為了鞏固北方防禦,沒有想過去改變六鎮軍人的地位和生活,相反采取了飲鴆止渴的辦法。在內地搜羅罪犯,發配到六鎮去充軍,用來充實六鎮的邊防。後來挾持北魏皇帝,把持東魏政權的一代梟雄高歡,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發配到懷朔鎮的,後來卻成了北魏政權的掘墓人之一。

北魏政治的腐敗,也連帶著影響到了六鎮。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六鎮軍官階層的腐敗,這些天高皇帝遠的帶兵將領們,在仕途無望的情況下,就把主要的精力轉向了撈錢。比如北魏在遷都之後,也在六鎮實行均田制,給六鎮軍人分配土地,但是這些土地大都被六鎮的軍官侵占了,原本應該擁有土地的士兵們,大都淪落成了農奴。這樣的地方有誰願意待?結果,大量的士兵紛紛逃亡,也有士兵選擇了起義,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病逝後僅僅1個月,即公元499年,六鎮中的沃野鎮,就爆發了當地高車族的起義,這場起義雖然迅速被北魏鎮壓,卻為之後大規模的起義埋下了伏筆。

真正導致北魏六鎮大起義的導火索,是發生在公元523年的柔然入侵事件。在這一年的春天,長期威脅北魏的柔然民族,發動了對六鎮大規模的侵擾,這次侵擾柔然人動用了精銳騎兵近10萬人,一路狂掃六鎮。六鎮又是什麽樣的情況呢?整個六鎮,士兵的缺編高達一半,將領紛紛臨陣脫逃,這樣的軍隊又怎能抵抗敵人的入侵?結果柔然肆虐六鎮,擄掠人口數萬人,牲畜上百萬頭,可謂滿載而歸,尤其讓北魏丟人的是,連北魏派駐在六鎮的最高軍事長官元俘也被柔然人擄走,如此奇恥大辱,自然引發了北魏朝廷的震怒。這時候的北魏朝廷,沒有反思自己的問題,反而認定是六鎮官兵無能,竟然下令停發六鎮官兵的口糧。要知道當時的六鎮,剛剛經歷過柔然的兵災,物資損失極其嚴重,正是應該發糧食賑災的時候,北魏卻反其道而行之,這簡直就是逼六鎮軍人造反,原本已經對北魏政府滿腹怨氣的士兵們,也就不得不反了。

六鎮造反發生在這一年的夏天,先是槐黃鎮的士兵們請求當地長官於景發放口糧,被於景拒絕,逼上絕路的士兵們殺死了於景,扯起了造反的大旗,這一下子就產生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整個六鎮一股腦地全造反了。其中沃野鎮的匈奴士兵破六韓拔陵帶領士兵們殺死鎮守將領,自稱為“真王”,正式和北魏朝廷分庭抗禮。這支起義軍的成分非常復雜,主要以匈奴族和漢族為主,成員大多是在內地犯罪被充軍到這裏的罪犯。他們的聲勢也非常大,一下子攻占了沃野鎮,並取得了其他幾個鎮的支持,成為眾多造反軍隊中最強大的一支。次年,高平鎮的士兵赫連恩殺死鎮將,扯起了反旗,這支造反軍隊,就是當年建立大夏國的匈奴人赫連勃勃的後裔,這一次可謂新賬老賬一起算了。

六鎮的造反,在整個北魏的北方,引發了連鎖反應,魏孝文帝改革的繁華中隱藏了幾十年的矛盾,一下子全都爆發了出來。連山西太行山區的丁零人也造反了,這些丁零人一直作為奴隸,在太行山脈生活,這時候在他們的首領劉升的帶領下舉兵起事。這支起義軍的構成很有意思,造反的領導人是丁零人,但是幾萬造反軍隊中,丁零人只有幾千人,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多年來逃亡到這裏的漢族農民。結合破六韓拔陵的起義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北魏六鎮大起義,絕不是某些人所說的“民族矛盾”,莫核心矛盾還是階級矛盾,這是一場北魏各民族被壓迫民眾,反抗整個北魏朝廷的抗暴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