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韓趙魏的沒落史(第3/4頁)

趙孝成王過世後,趙悼襄王即位,他在位的早期,趙國的軍事實力有所恢復,特別是李牧為代表的年輕將領開始成長起來。公元前244年,也就是趙悼襄王登基後的第一年,李牧就給了他一個開門紅,戰勝匈奴!

戰國時代,不僅僅是中原諸侯紛亂爭霸的英雄史,也是中國北地百姓飽受匈奴人肆虐的血淚史。列國的諸侯在中原戰場上打得正歡,匈奴的騎手卻在中國北方千裏邊塞上如入無人之境。偉岸的長城在草原驕子們的眼中不過是一堆粗笨的擺設,莊嚴的戰車步兵方陣在胡人騎手的馬刀下化成送肉上俎的砧板,與匈奴人的搏鬥仿佛是與自己影子之間無望的追逐,成為一代又一代華夏軍人心中揮之不去的噩夢。

還好趙國擁有了李牧。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始,正處於童年成長時代的漢家騎兵用無數的鮮血與犧牲灌溉著戰勝遊牧騎兵的勝利之花,直到公元前244年,一個叫李牧的趙國將軍親手在雁門關外摘下那燦艷如血的果實。在這之前,他是趙國支撐國家安危的柱石;在這之前,他的趙國騎兵隊是如日中天秦國也懼怕三分的王者之師;在這之後,東西線到北線,他似一個不知疲倦的救火隊員一樣,奔波在趙國邊境每一寸戰火燃燒的土地上。北上雁門,是這位一生未嘗一敗的將軍軍事生涯中最沉重的一場挑戰,他將面對一個中原騎兵從未曾戰勝過的強敵。綿延數十年的北地烽火與殺戮,注定將在他的手中成為一個凝血的終點。

遺憾的是,當時的中原騎兵並不具備與馬背民族在大草原上爭鋒的實力,主動出擊的結果勢必是一場羊入虎口的自殺式攻擊。李牧出人意料地選擇了沉默與忍耐,匈奴肆虐侵擾的時候他在忍,舉國攻擊他膽小怯懦的時候他也在忍,將士們滿懷激昂地求戰的時候他依然在忍,“不抵抗將軍”的恥辱仿佛是一塊沉重的石頭,一度壓在他堅如鋼鐵的脊梁上。魯迅說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與淋漓的鮮血,李牧正是這樣的哀痛者與幸福者,漫長的忍耐不是怯懦的退縮,卻是沉默中爆發的固有前奏。

反擊的那一天終於來了,公元前244年的春天,大舉南下的匈奴人第一次嘗到了漢家刀鋒掠過脖頸的痛苦滋味。誘敵深入,疲敵勞頓,重兵合圍,在沉默中忍耐太久的李牧似計算精密的電腦程序一般完成了這孫子兵法的三部曲。步兵集團居中阻擊,戰車弩兵集團的遠程射殺,騎兵軍團兩翼合圍,訓練有素的趙軍仿佛是一架運轉嚴整的機器,在轉瞬間扼住10萬匈奴騎兵命運的咽喉。兩路包抄的13000名趙軍騎手仿佛兩把在青石上磨礪了太久的鋒利砍刀,輕松地撕開匈奴人看似不可戰勝的騎兵軍陣。驕橫的匈奴單於第一次體會到了被人魚肉的痛苦滋味,一整天的會戰很快演變成一場絕望的追殲屠殺。10萬匈奴騎兵全軍覆沒,匈奴單於僅帶了十幾名隨從倉皇逃竄。“胡人不敢南下牧馬”,賈誼筆下統一的秦王朝傾國之力謀取的慘勝,在李牧的手中以畢其功於一役的神奇方式實現了。

此戰的勝利,暫時解除了匈奴對趙國北方領土的威脅。而這位趙悼襄王,也是趙國末期最後一位大有為的君主,他銳意振奮,整頓武備,聯合諸國對抗強秦,企圖重振趙國的聲威。之後的9年裏,趙國向北打敗燕國,削奪燕國的國土用以補充。在公元前238年,趙悼襄王還曾大敗了秦國蒙熬10萬人的進犯,之後,在大臣姚賈的運作下,成功說服了齊國、楚國、燕國三國,四國結成了抗擊秦國的同盟。東方諸國迎來了長平之戰後最好的聯合抗秦局面,但此時天不佑趙,趙悼襄王在公元前234年去世,可謂壯志未酬。這位頗有作為的帝王,一生也做了幾件錯事。他寵信奸詐小人郭開,在郭開的讒言下,趙悼襄王廢除了原太子,立不肖兒子趙遷做繼承人,又趕走了功勛卓著的老將廉頗。這一切,都為後來趙國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趙悼襄王過世後,趙王遷即位,這就是在位8年的趙幽繆王。他在位的時期,真正把頑強的趙國推向了滅亡的深淵。在他即位的頭兩年,秦國數次發動進攻,這時候因為郭開專權,殺害了促成齊國、楚國、燕國、趙國四國聯合的能臣姚賈,聯合抗秦的局面已不在。孤軍作戰的趙國被打得大潰,喪失大量人口土地,到了第三年,無奈的趙幽繆王把李牧從北方邊境調了回來,李牧果然爭氣,在肥之戰中再次重創秦國軍隊。這場發生在公元前232年的大戰,也是趙國給秦國最後一次沉重的打擊。

肥之戰中立下戰功的李牧,在戰後卻落得了“自毀長城”的悲劇。從中挑唆的,還是那個小人郭開。郭開受了秦國的賄賂,向趙幽繆王誣陷李牧造反,趙幽繆王果然上當。公元前229年,李牧被趙幽繆王殺害,僅僅三個月之後,秦國就勢如破竹進入邯鄲,趙幽繆王被俘,趙國宗室趙嘉逃到代地繼續立國。公元前222年,趙嘉在山窮水盡之下降秦,三晉大地抵抗最劇烈的趙國,就這樣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