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萬歷其實『四大征』(第2/7頁)

日軍在早期占領朝鮮七省後,之所以不能乘勝追擊,按照朝鮮歷史書的說法,是因為朝鮮水師名將李舜臣多次在海上重創日軍,同時朝鮮當地起義軍的抵抗也拖住了日軍的腳步。中國方面主流的說法是,明朝委派海商沈惟敬為特使出使日本,用談判方式迷惑了日本人,給明朝爭取了集結軍隊的時間。從後來事情的進展看,中國方面的說法更靠譜——李如松於十二月入朝,於次年一月率4萬5千大軍抵達平壤城下,而平壤守將小西行長卻以為明朝是來“和談”的,差點讓李如松奇襲平壤得手。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雖然豐臣秀吉本人頭腦發熱,但身為侵朝日軍實際總指揮的小西行長卻是明白人,他在給豐臣秀吉的戰報裏就建議豐臣秀吉不能急於進攻明朝,至少要等到穩定朝鮮局勢再說,更斷定明朝必定會重兵救援朝鮮。事實印證了他的判斷,萬歷二十二年(公元1592年)一月,明軍進抵平壤城下,李如松先假借封貢的名義,企圖直接奇襲平壤,但因為攻擊部隊過於猶豫,被小西行長識破,奇襲功敗垂成。在出兵之前,明朝的作戰計劃就不是打持久戰,而是畢其功於一役,以一場大勝徹底消滅日軍。如明朝使臣葛昆對朝鮮國王所說:“天朝(明朝)之計劃,在於一戰定乾坤,務使倭寇片甲不留。”

公元1593年一月八日,帶著讓倭寇“片甲不留”的目的,李如松指揮的平壤會戰正式打響。李如松先命吳惟忠的戚家軍攻打日軍防守最嚴密的牡丹峰,不要求攻克,只要求拖住日軍,繼而三路大軍齊出攻城,先以300門大小火炮轟擊,再發起沖鋒。日軍抵抗極為頑強,雖在明軍的炮火打擊下傷亡慘重,卻依然用火槍齊射還擊。戰局膠著時,戚家軍將領駱尚志率所部戚家軍奇襲南門,一舉攻克,平壤防線就此擊破。明軍乘勢追殺,攻克平壤城墻,日軍退入內城,又和明軍打起了巷戰。李如松不想無謂犧牲,見日軍縮入城內工事,幹脆就用火攻,將城內日軍燒得鬼哭狼嚎。次日,小西行長率領殘部從平壤東南門出逃,誰想平壤東南門外是條大河,慌不擇路的日軍倉皇渡河,淹死數千人。渡河後又被早已在河邊設伏的明將李寧截殺,砍死數百。至此,平壤戰役結束,明軍以陣亡700人的代價收復平壤,而日軍的傷亡,根據日本人自己的軍事書《日本戰史》裏記錄:日軍此戰共投入兵力3萬多人(包括小西行長的2萬守軍和黑田長政的一萬援軍),陣亡高達2萬多(受傷的還沒算進去)。

平壤戰後,明軍一路追擊,先前牛氣哄哄的日軍卻被打出了“恐明症”,幾乎對明軍望風而逃。在上甘嶺,竟出現了3個明軍士兵俘虜100多日軍的鬧劇。李如松火速追擊,欲一舉收復朝鮮王京(今首爾),然而潰敗的日軍並不甘心,日本大本營經過精心籌謀,制定了一個聚殲明軍的計劃,即將明軍誘到首爾城下,然後以優勢兵力圍殲。為此日軍在首爾集結了6萬軍隊,並用小股部隊誘導明軍南進。誰料計劃趕不上變化,日本用來“誘敵”的1000多軍隊,在首爾北部的碧蹄館遭遇明軍前鋒查大受,幾下子就給打得全軍覆沒。日軍主帥黑田長政當機立斷,就在碧蹄館設伏,就地殲滅明軍。查大受的先頭部隊,一下子遭到數萬日軍包圍,但明軍士氣高昂,用“車陣”迎戰,且不斷用騎兵發起反沖鋒,戰鬥打了一天一夜,幾萬日軍竟吃不下這支明軍小部隊。就在僵持不下間,不明情況的明軍提督李如松率親兵偵察前線,竟然一頭撞進了碧蹄館,和查大受一起被日軍包圍。“撈了彩票”的日軍欣喜若狂,立刻集中兵力發起沖鋒,意圖“擒賊先擒王”。久經沙場的李如松毫不慌亂,出乎日軍意料,劣勢兵力下,李如松反而發起了反沖鋒,以3000騎兵向數萬日軍攻擊。日軍猝不及防,包圍圈一下子被沖開了口子,李如松趁機率部突圍,日軍緊緊圍困,不斷纏鬥,惡戰從一月二十六日早晨打到黃昏,李如松沖不出去,日軍攻不上來,雙方陷入僵持。此時,李如松部將楊元得悉情況,率1000騎兵從外圍發起攻擊,筋疲力盡的日軍登時大潰,李如松趁機突圍而出,一場慘烈的遭遇戰就此結束。

碧蹄館之戰,明軍前後共動用兵力5000,並非大規模戰鬥,但戰鬥過程卻異常艱辛,李如松在戰後的奏報裏稱自己被“圍匝數重”,可謂艱苦之至。明軍傷亡過半,但日軍的情況更慘,僅黑田長政上報的陣亡名單,將領就有30人,士兵數目高達8000人。這場日軍苦心發動的圍殲戰,並未阻止明軍進攻的腳步。碧蹄館一戰死裏逃生讓李如松明白,日軍實力猶存,很難一下消滅,因此他開始用奇計,先是在二月,派數十敢死隊奇襲王京城外的龍山,將侵朝日軍的糧食全部被燒毀。斷糧的日軍無奈,在四月退出王京,同時遣使至北京,請求“和平談判”。明朝方面,從內閣大學士趙志臯到兵部尚書石星,都建議明軍盡早結束戰爭,次輔張位更以永樂時期征越南一事為例,建議明軍謹防陷入朝鮮戰爭泥潭。見日本服軟,萬歷皇帝也表態願意和談,雙方起初達成協議,日軍撤出朝鮮,只留少量兵力駐紮朝鮮沿海,明朝軍隊也只留6000人駐朝,其余撤回國內。朝鮮戰爭的第一階段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