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朱元璋成功的另類奧秘(第4/4頁)

對“攻伐無度,形同流寇”“勝時聚集,敗時作鳥獸散”“掠人妻女財產,只知取之於民,而不知養於民”這幾條則是從根子上根治。還是至正二十一年,設大都督府,統轄各兵將,設軍政獎懲制度,定各級軍官俸祿,立軍規83條,嚴肅軍紀。恰如海外學者黃仁宇所指出:“朱元璋之勝利,在於其軍隊相比於諸路‘義軍’,最具國家軍隊的形態。”可這更難辦,嚴令初下時,不少軍將置若罔聞,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於南京玄武湖畔設刑台,公斬32名違紀軍將,其中大部是跟隨他從鳳陽出來打天下的“老班底”。事後,朱元璋著孝服,親往吊祭,聲淚俱下一番,恩威並施煞費苦心,從此“綱紀一新”。

有了軍隊,當然要有國家政府。文官的建制也與大都督府同時建起,邀各地士紳出仕為官,安撫地方。李善長為“大都事”,也就是未來的大明帝國“宰相”。“糧餉自足”“養於民”兩條,有了“政府”自然做得好,自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起,凡軍隊征戰過處,即在當地計丁給田,招募流民墾荒,進而編訂戶籍,保甲連環。賦稅方面則輕徭薄賦,在至正二十四年決戰陳友諒,至正二十五年平滅張士誠的兩次關鍵時刻,連續兩次下令減免稅賦,招募墾荒,元朝派往朱元璋處的使節楊思義,是當時出名的“農業專家”,朱元璋聞知後將其硬留下來,成為後來大明王朝的第一任戶部尚書。

建“政府”,定“兵制”,肅“軍紀”,興“儒學”,敬“大戶”,點點滴滴微不足道的事,讓一個脫胎於農民起義的朱元璋的“吳”政權,破繭化蝶,漸具“封建國家”雛形。劉伯溫的斷言,實則該補充一句:九惡者,若盡數做成“九不惡”,所謂義軍,實則“封建國家”。

恰如海外明史學家黎東方先生所說:“元末各類割據政權,多徒有‘國家’之表,卻無‘國家’之實,唯朱元璋,先立其形,再行其實,逐鹿天下之根基,由此而定。”

既是“國家”當然就要與“紅巾軍”決裂了。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十二月十二日,平滅陳友諒的朱元璋命部將廖永忠將依附於他的紅巾軍“名義領袖”小明王從滁州接至南京,途經江蘇六合時,鑿船將其溺死。這場謀殺不僅意味著元末農民大起義的徹底終結,更意味著,一個叫朱元璋的“農民起義領袖”,從今天起成功“洗底”。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平滅南方群雄的朱元璋在百官擁戴下稱帝,建國號為大明,年號洪武。同年八月,明北伐大軍兵不血刃攻入元大都,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北逃大漠,元朝滅亡。

做到“九不惡”的朱元璋,至此將這個草根英雄得天下的神話,演繹完成。

從農民起義領袖到封建國家的開國帝王,評價他的成功,或許《亞洲史》主編、美國學者羅茲墨菲的話最為客觀恰當:

“一個平民出身的起義者,用戰勝自己的方式,戰勝天下,開創了足可比肩成吉思汗的奇跡。成吉思汗的奇跡,是一個關於勇敢者探險的奇跡,朱元璋的奇跡,卻是一個更接近於普通人奮鬥脈絡的奇跡。”